今年的疫情对我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疫情后的乡村治理和乡村发展面临哪些新的挑战?需要怎样应对?5月15日,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以“面向十四五——疫情后的乡村治理和发展”为主题召开线上视频研讨会。

 

疫情思考,深化农村改革

 

2020年是全面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今年的新冠疫情,对乡村发展的影响逐渐凸显,如何减少疫情的影响,继续推动乡村的发展?

 

张宏宇。受访者供图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宏宇认为,目前脱贫攻坚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果,在此关键时刻,“还应注意新基建要向农村倾斜、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升级、牢牢稳住产业安全、克服新冠疫情影响、保证农民收入以及深化农村改革等方面的关键问题”。

 

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院长罗必良表示,“高度密集的城市是疫病暴发和传播的温床,也让我们看到乡村是可以逃避疫病、抑制蔓延和维护安宁的好地方”。

 

同时,罗必良也提出,“在村庄范围内维持自给自足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要注重农村小城镇发展”。

 

罗必良认为,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改善县城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创造就业岗位;二是建立城乡一体的保障机制,尤其要加强县城与中心镇的公共教育、卫生和医疗保障”。 

 

市场疲弱,积极应对风险

 

疫情暴发后,我国各地乡村都采取了有效的封闭隔离措施,这些措施阻止了疫情的蔓延,但同时也切断了农村市场的链条。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在发言中表示,今年春天,民宿、休闲农业、农业旅游观光等产业受到严重影响,畜牧业受到了饲料运不来、产品滞销的双重打击,对春耕和春季田间管理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及由于检疫加强和口岸封锁对农产品出口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认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对缓解疫情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些社会化服务组织对种植业,对春耕和春季田间管理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如果没有它们的话,今年的疫情影响可能会更大”,他说。

 

不仅国内农产品市场、农业产业链受到了影响,国际市场也同样被疫情影响,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研究员李先德认为,此次疫情导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农产品外部可获得性降低、不稳定性增强,不同产品影响差异巨大,进出口均面临巨大风险。为此,他建议,“一要保农产品供需,二要加大大宗农产品进口,三要积极应对贸易限制措施、推动贸易开放和市场稳定,四要有效开展农业对外援助,深化粮食安全国际合作”。

 

脱贫增收,产业继续升级

 

农产品滞销、外出务工人员不能开工,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同济大学特聘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程国强认为,疫情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是从疫情防控措施实施开始的,交通、物流管控,限制人员流动,复工复产的推延等使得农民外出务工、农产品销售以及春耕等都受到了影响。


如何应对农民收入减少的局面,程国强建议,“一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农村要对标小康和脱贫;二是重在复工复产;三是要创新产销对接机制;四是要加大创新创业支持力度;五是加强国际疫情的研判,强化全球风险的防控。”


脱贫之后,面对未来仍旧会长期存在的相对贫困,中国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左停教授提出,未来我们仍旧面临着农村扶贫产业的价值链升级、农民就业、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贫困监测预防和致贫风险的预防管理、城乡统筹视角下解决农民工生计、特殊措施长效化等多方面的问题。

 

乡村振兴,城乡双向融合

 

贺雪峰。受访者供图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院长贺雪峰教授提出,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的部署,2020年扶贫攻坚对接的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二步,即对接到再经过十五年奋斗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是直接对接到第三步即建设“强富美”的乡村。因此,未来15年时间,中国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保底的、基础的,不是要建设一个比城市更好的乡村,而是要建设一个可以为绝大多数农民提供退路和保底的乡村。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钱文荣教授则提出,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推动城乡融合框架下城市人口的双向流动与融合,“只有部分人口向城镇转移、融入城镇,才能真正意义上减轻乡村的人地矛盾,让农业的经营者获得不低于社会平均收入的收入,让农村创业者获得应有的利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那些懂农业、爱农村、有情怀、有资本、有能力的人下乡、融入乡村”,他说。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