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田杰雄)“现在在我们左手边的标本就是朱鹮了,它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别看它静态时似乎平平无奇,其实等它红色的羽翅舒展开,是非常震撼漂亮的……”在京西王佐镇南宫五洲植物乐园自然艺术博物馆里,除了坐拥300余动物标本,在每天的不同时段还有园区工作人员为参观者免费讲述标本背后的故事。

 

博物馆里里的讲解员庞岩。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南宫五洲植物乐园党支部书记王安华告诉记者,整个博物馆投资超过千万,还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借展了包括朱鹮标本在内的百余件展品。


新京报记者看到,除了一层聚焦自然科学、能实现全息互动的动物展厅,博物馆二层还设有环屏全景屏幕,以及760个种子打造的植物课堂。为了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标本故事,园区还培训了多名讲解员,正式上岗前期,已经经历了多轮培训。


在二层展区,还有种子组成的种子课堂。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新京报记者获悉,作为国内第一家村办自然艺术博物馆,馆内的讲解员也多为南宫村的村民。


即便不是真正“科班出身”,但讲解员介绍每件标本时也绝不囫囵含糊,除了讲述前期学习到的标本要点,面对不同的讲解对象,还各有侧重方面。

 

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面对小孩子,就得多讲故事,比如提到朱鹮标本,就能和语文课本里的课文联系到一起了,需要给他们介绍朱鹮在上世纪的困境;面对成年人、老年人,就尽可能多地讲新闻时事,比如讲到穿山甲标本的时候,就要提到今年关于穿山甲濒危的新闻,现在它已经从《中国药典》中除名,不可再入药。”


庞岩是南宫村村民,也是博物馆内的一名讲解员,她告诉记者,虽然自己看上去似乎是个半路出家的“业余选手”,但对于讲解这件事儿,可一点都不马虎,“光告诉参观者各个标本的名称还远远不够,还得让人记得住,如果只是听着讲解走马观花,那参观的意义就不大了。”

 

穿山甲标本。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对于南宫村的村民们来说,讲解员已经不仅仅是份工作了,8小时之外也是充电时间,特别怕被前来参观的游客“问住”,“所以即使不上班,但凡有时间,我们都会去学习更多的标本知识,有了‘一桶水’,才能灌满游客的‘一杯水’。”庞岩说。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