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标榜自己是互联网公司,并没有意义。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技术,一个资源,我们需要把它用好。 ——周厚健

  称传统彩电企业转型,一定会有“一批老企业死掉”,传统企业标榜自己是互联网公司“没有意义”

  海信电器的当家人周厚健很少出现在公众场合,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今年两会他婉拒了所有媒体的采访邀约。日前,他出席了海信在北京召开的VIDDA2.0电视产品发布会,会后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独家采访。

  谈起互联网转型这个“老”话题,周厚健称,一定有一批老企业死掉,但他也坚持为“传统”正名,认为传统的并非是落后的。

  做内容服务先不想着赚钱

  新京报:你过去很少出席产品发布会这种场合,为什么这次亲自为海信VIDDA2.0站台?

  周厚健:如果有很好的,很有信心的产品,我就喜欢冲到前面来推荐产品,我很喜欢产品。我认为,一个企业,人才、产品走在前面,你的道路就不会太坎坷,如果再把流程搞好,那走得就会相对顺利。

  新京报:海信VIDDA2.0上内置了一个战略性产品“聚好看”,要在内容服务上发力,会不会加剧与视频企业的竞争?

  周厚健:不会。我们是以合作为主题,如果内容服务上强大了,更是以合作为主,一起赚钱。不过,双方的竞争永远是有的,要区分哪个阶段以合作为主题,哪个阶段以竞争为主题。对于“聚好看”,我确实认为,现在市场环境具备这个条件,我们应该用好它,如果不做,我们就容易落到后面。

  新京报:作为传统企业,什么原因让海信决定在内容服务上花费大力气?

  周厚健:传统的好电视,只是画面质量好、声音质量好,而智能电视需要画面质量好,伴音质量好,操控要简单,给消费者提供的内容也要好。我们既然知道了最大的区别,就应该在这个区别上找差异,找到差异,走出来一步,就会比别人做得好一些。

  新京报:有没有预计过未来在内容服务上盈利?

  周厚健:只要你真正为消费者服务了,并且做到最好,那消费者一定会回报你。如果先想到的是如何赚钱,那赚钱的路是不会实现的。

  一定有一批老企业死掉

  新京报:几家传统彩电企业都在转型,思路都是从原来重视硬件销售到更重视用户体验。

  周厚健:对,我认为大家都会往这方面走,迟早会转。

  新京报:在目前同样的路径下,比拼的关键是什么?

  周厚健:一个是对未来的判断,第二个是能不能在判断正确的前提下,尽可能找准消费者需求。当然还有内部条件,包括人才和技术能力。看准了,实现不了,也没用。

  新京报:在这种新的竞争模式下,彩电企业的格局会变化吗?

  周厚健:一般来说,在新的技术、新的模式出现的时候,一定要有一批老企业死掉,新的企业涌进来,这是规律,不仅仅是今天智能电视的现象。任何新的技术变革时代,都会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绝不是做这个产业时间长的企业,就是落后的、落寞的企业。人们都把传统的当成是落后的,这是非常不对的。一个企业活得长,经验更丰富,这是传统企业最大的优势。

  一边转型,一边调整

  新京报:面对新兴互联网企业进军彩电产业,海信的压力是什么?

  周厚健:海信危机感非常强。2010年,海信是中国最早提出智能电视的,2011年,海信提出智能战略。战略是全局性和长期性的,所以海信做智能电视,很早就有了转型的危机感。确定战略后,海信又确定了智能战略推进步骤。研发中心已经很明确地在往智能战略上转。

  新京报:现在海信内部是否都已经理顺了,矛盾阻力都不存在了?

  周厚健:矛盾和阻力还是有的。战略制定了,战略规划要严谨合乎逻辑,流程也要衔接紧密,还要把战略变成是全体员工的行动,这样才能变成现实,企业不能依靠战略吃饭,而要靠在市场上获得用户的货币选票吃饭。

  我们在推智能战略,某一个阶段,如果没有变成大家的行动,我就会回头找,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抓紧调整。调整中会发现很多具体的技术、人才、经营的问题,这些在一开始可能都没有想得那么全,或者不具备想这些的条件,所以我们只能一边转型,一边调整。

  新京报:如果用打分来给一个评价,你会给海信目前的转型打多少分?

  周厚健:60分。应该讲,目前基本是顺利的,从刚才我披露的海信占有率可以看出来,我们还是在往前走的,在竞争格局上往一个更好的地位上走。

  但是,企业永远都有很多问题要解决,因为解决后,就到了另一个层面,对手也不一样了。对我们这种成长性的公司而言,竞争对手的水平不断在变化提升,于是差距也会永远存在。

  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

  新京报:外界对你的个人的评价,是稳健,你认同这个评价吗?

  周厚健:外界说我是稳健,实际上是说我保守。(大笑)但其实,所谓稳健,就是今天想明天需要什么条件,明天会发生什么问题,在今天把它解决掉。因为今天解决明天的事情,它的成本是低的,效果是好的,若要当前解决当前的问题,成本是高的,甚至几乎是解决不了的。人对当前的问题,几乎是没有办法的。

  新京报:现在传统企业转型,必谈互联网思维。你对互联网思维如何理解?

  周厚健:这是人们造出来的名词而已,二十年以前,说数字化思维,现在说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现在具备的条件是可以很准确地知道消费者的需求,所以现在讲的互联网思维,应该归结为两条:第一,准确、精准地知道消费者的需求;第二,就是要快,如果没有快的条件,今天看明白了,三天后再反应,就跟不上了。

  新京报:还有一些企业在转型中,称自己将成为互联网公司。你怎么看?

  周厚健:传统企业标榜自己是互联网公司,并没有意义,互联网公司都是好公司?波音是什么公司?微软是什么公司?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公司。就好像有的时代,有人说我是富人,换一个时代,又有人说我是穷人,因为穷人吃香。这些都没有意义。在我看来,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技术,一个资源,我们需要把它用好。

  新京报记者 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