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由熟人社交转为主打兴趣社交,加大与微信的差异;僵尸号较多、营销泛滥等成隐忧

  一款名为“秘密”的APP近期忽然走红,业内惊呼“匿名社交”原来可以这么疯狂,用户则喜欢“秘密”上那满满的负能量:八卦、调侃、隐私、甚至于毁谤。比如有用户在秘密上嘲笑阿里旗下的社交产品来往:“来往花了那么多钱,用了那么多人……产品做得还不如秘密,情何以堪?”这条充满负能量的“秘密”,获得了数千人称赞。

  然而不为这些人所知的是,4月14日上线的新版来往开始选择与“朋友就是要来往”的初衷拉开距离,从与微信同质的熟人社交,转向打通陌生人与轻熟人的“兴趣社交”。

  不再紧跟微信

  有这样一句话说得貌似颇具道理:“能干掉微信的,一定是和微信不一样的东西。”

  4月14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来往”全新5.0版本上线,“扎堆”成为新版来往的核心功能。全新改版的来往对“扎堆”功能做出了大量调整,并将公众账号也升级融入扎堆功能中。

  同时,这一次来往没有再去屏蔽对手微信,反而伸出橄榄枝——在新版中,用户可以将扎堆内容一键分享到微信好友、朋友圈、微博等。

  曾几何时,移动IM的Logo统一变成了“对话气泡+点点+任一底色”的组合,这底色很多时候还都是绿色,你想吧,微信、来往、陌陌、微米、米聊、秘密……让人怀疑UI设计师的创造力都跑哪儿去了?

  移动IM在功能上也大同小异,除了独辟蹊径的陌陌,因为和微信不那么相似,形成了自己的护城河。

  来往推出全新5.0版本,把扎堆提到了功能第一。用户可以基于共同兴趣、爱好,建立起自己的社交网络。

  过去的来往曾格外看重熟人社交,喊出“朋友就是要来往!”,还仿照微信,推广公众账号平台。后来发现,一切的努力不过是在走微信的老路,要超越很难。

  这一回,阿里巴巴选择主推扎堆,从兴趣社交切入,通过共同兴趣让陌生人变为轻熟人,最后到熟人。确实是微信上目前还没有提供的一块空白。

  同类产品市场已趋于饱和

  基于熟人社交转变到基于兴趣,来往的变化过程是渐进式的。从来往iOS客户端在2012年7月底上线,到2013年下半年,来往一直坚持于做熟人之间的社交平台。

  在那一时期的来往,“私密性”非常被看重,比如,扎堆一开始出现的时候,没有推荐的广场,用户只能通过扎堆码或者二维码扫码进行“扎堆”。

  直到2014年3月初,扎堆二维码公开,还出现了扎堆名片发送、扎堆置项、扎堆信息流、扎堆搜索等功能。到了3月末的更新当中,扎堆已经升级为一级导航,新增扎堆最新信息,支持扎堆内容分享。

  由兴趣开始,引导陌生人成为朋友,建立社交网络。这种方式是来往扎堆的独创吗?好像也不是。扎堆的竞争对手已经出现不少了。

  在2003年,带着员工吃饭的李彦宏首次提出了做贴吧的想法,百度贴吧发展十年,总注册用户已经突破10亿,有超过810万个兴趣吧。李彦宏本人还是生活吧、植物吧、白皮松吧的忠实吧友。

  豆瓣小组也是精致的兴趣社交,根据兴趣图谱聚合用户。虽然没有强关系链,豆瓣的豆友还是乐意在电影、星座、美剧、动漫、户外等群组里聊得火热,有的还以此深入组织线下活动。此外,还有基于新浪微博用户的移动IM微米,也是一款在寻找发展机会的兴趣群组社交应用。

  都是兴趣社交,后来才出现的来往扎堆,会超越上面这些的先发优势吗,可能要看马云和阿里集团的强推魄力。

  马云态度变软:慢慢来

  阿里此次推广来往扎堆的做法是,在4月19日至21日期间,有数千个特色扎堆同时在线上开展活动,通过“辞职去旅行”、“烂片大吐槽”等主题,以及五花八门的礼物,让用户展开互动。

  从来往诞生开始,马云、陆兆禧两人都为它写过不止一封内部邮件。去年10月,马云在阿里巴巴内部论坛发帖,强制每一个阿里员工11月底前必须有外部来往100个用户。

  “谁不参与,谁就不该呆在这公司里。”马云甚至将推广来往称为“阿里人在无线时代争取生存权利的努力”。

  然而,随着追赶微信的战线拉长,他在今年3月份的表态中已显得不再那么急迫,“最后好与坏还有3-5年,慢慢来。”同时,已经有阿里移动战略产品重心从来往转移到手机淘宝、支付宝钱包的传闻出来。

  回过头来看,一系列强推来往的做法也未必有好的收效,用户数虽然在猛增,但其中不乏有尝鲜者,以及为了获得红包、返券注册了账号,后来变得活跃性极差的“僵尸”用户。一些来往用户的好友甚至只有一个——为了帮助在阿里工作的员工朋友获得“呆在这公司里”的资格。

  更令人烦恼的是,一些基于来往的营销活动逐渐滋生,与微信营销不同的是,在来往平台上被看重的是与其关联的淘宝账号,那可是活生生的真实淘宝用户!

  相关营销软件应运而生,比如,利用一款名为来往营销助手的辅助营销软件,就可以通过来往敲门功能批量加好友,批量邀请我的好友进入自建的扎堆等等。引发淘宝商品推销、图片发布等垃圾信息泛滥。

  这些问题,也成为来往发展的隐忧,此前微博也曾因僵尸号、营销泛滥等问题饱受用户诟病。

  新京报记者 刘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