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析称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制造了泡沫,全世界的股市都受到美国股市调整的影响

  继上周五的一场血洗后,全球股市周一继续大跌,堪称“黑色星期一”,周二外围股市好转,但中国A股跌破3000点关口;与此同时,流动性不断从新兴市场最为集中的亚洲金融市场蒸发。有人认为这最像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也有人认为这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再现,也有人将目光放到了1929年。那么,这场全球性股灾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谁是泡沫的制造者?什么引爆了泡沫?这会否演变成金融危机呢?投资者该如何配置自己的资产?

  1 泡沫来自哪里?

  8月25日,沪深股市延续上一交易日的颓势,尽管盘中一度出现反弹,但最终仍拉下一条长长的下影线。全球多国股市也与A股一样,呈现降字调。有分析指出,泡沫正在破裂,那么,谁是泡沫的制造者?什么挤破了这一泡沫?

  美联储加息,资金回流美国

  25日东京股市盘面胶着,日经225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收盘时比前一个交易日大跌3.96%,失守18000点关口。近日以来,中国台湾、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股市下跌。

  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任泽平、张庆昌在研报中分析称,这轮全球股市暴跌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全球资金回流美国,新兴市场货币现贬值潮;中国8月财新PMI值创2009年3月以来新低,经济进一步下滑。

  同时,国泰君安指出,本轮全球股市暴跌的根本原因是只刺激不改革。次贷危机后,各国主要依靠货币和财政刺激,改革力度有限。现在美元进入强势周期,但各国经济复苏进程和货币政策周期不在一个轨道上,历史上美国货币政策收紧是引发多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同时,来自中国的需求持续下滑,目前尚没有哪个经济体能够弥补中国带来的全球需求缺口。

  美联储量化宽松制造的泡沫破裂

  对于此轮全球股市出现的暴跌状况,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以后的量化宽松,其实又制造了一次泡沫,因为它的经济没有怎么复苏,但道琼斯指数冲上了16000点,这显然是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的泡沫。

  而现在泡沫正在破灭。

  “所以这次下跌,包括全世界的股市,估计都受到美国市场调整的影响,中国当然也是一样。美国最新一轮的全球化推动的是金融自由化,所以全球金融市场按照美国的模式发展,最后都互相影响。”左小蕾表示。

  也有分析认为,放眼全球,中国并非此轮全球股市暴跌的主因,各国经济都面临或多或少的下行压力。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则认为,股市涨跌很正常,各个国家之间的传染性效应也比较强。

  对于股民关心的暴跌会不会持续的问题,郭田勇表示:“会不会持续很难讲。但从理论上讲,这种暴跌是带有恐慌性质的,包括国际上的暴跌和中国的暴跌,应该是短时期内的一种偶发性情况,不会持续暴跌。”

  2 金融危机来了吗?

  回溯:和1997年不可同日而语

  从盘面上来看,东亚地区在周一的全球性股灾当中表现最为惨淡。

  除了中国A股大跌8.49%,创8年最大跌幅外,日经225指数早盘一度跌破19000点,创5个月新低;澳洲股市下跌2.7%,恒生指数暴跌5%,有声音称,亚洲金融危机将要再次卷土重来。

  不过,多位分析人士近日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轮全球性股灾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不可同日而语。

  方正证券策略统筹、高级研究员胡国鹏认为,目前东亚新兴市场外债沉重、外汇储备少等困境都已经发生很大改善,和1997年情况完全不同。

  方正证券发布研报称,亚洲金融危机对新兴市场的冲击最关键的一点是“外债”。目前看,新兴市场确实存在流出压力,但具备非常庞大的外汇储备,且存款准备金率仍然处于非常高的水平,之前起到蓄水池的作用,冲击应该不会造成致命问题。

  IMF数据显示,新兴市场外储已经出现连续三个季度下滑,从2014年二季度的8.06万亿美元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的7.5万亿美元,但仍然远远高于1997年前后的数据。

  周二行情印证了上述预测,亚洲股市普遍上扬。

  根源: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不足

  兰格经济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陈克新表示,本次全球性股灾反映出目前全球经济基本面不佳的现实状况。不光是中国,美国、欧洲多国和日本目前普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困境,实体经济缺乏有力支撑,PMI数据普遍惨淡。

  “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都在采取量化宽松,中国也在加码宽松政策,但要注意的是,注入流动性的确重要,但不是万能的。正是因为资金未能流入到实体经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现在才会再次出现的大跌”,陈克新说。

  IMF最新版《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15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3%,与2015年4月《世界经济展望》的预测相比下调了0.2个百分点。

  IMF指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经济增长仅为2.2%,其减缓程度超过预期,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的意外产出收缩,并对加拿大和墨西哥产生了溢出效应。

  对于本轮全球性股灾,民生证券宏观研究团队已有预测。民生证券宏观研究员朱振鑫认为,从全球经济角度看,近期新兴国家货币贬值和市场调整不是孤立事件,这都是金融危机第三波激起的涟漪。

  民生证券研究院早前的一篇论文认为,第一波是华尔街银行业危机;第二波是欧元区债务危机;现在新兴市场面临第三波危机,随着美联储加息,过度依赖外需和外资的新兴市场面临考验。

  展望:美联储加息或延后,全球市场将上行

  分析认为,在全球性股灾冲击下,美联储的9月加息计划也可能延迟。

  美联储内部的“鹰派”、亚特兰大联储主席洛克哈特周一表示,他仍然预期美联储会在未来数月内提升短期利率,尽管他承认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正面临一些压力。

  相对于此前一直支持9月加息的表态,本次言论对加息时间含糊其词,暗示美联储在加息问题上越来越谨慎。

  “本轮股灾给美联储提了一个警告,在9月加息是不合时宜的,不仅会导致资本市场的灾难,还会加剧实体经济上有效需求不足的困境。个人预计美联储加息可能会推迟到今年年底乃至明年上半年”,陈克新说。

  其他主要经济体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也可能发生调整。

  陈克新认为,以中国为例,消费还未能担当起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担,而投资过快的下滑了,当前属于青黄不接的形势;为了扭转经济下行趋势,决策层必须加快促进投资增长,比如城市管道设施建设、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3 股市大跌如何配置你的资产

  除了沪深股市延续颓势,日本股市也在持续下跌。而黄金没能延续24日的上涨,有所回落。那么,在花样繁多的国际资产中,如何配置资产才能实现保值增值?

  世元金行高级研究员肖磊分析称,随着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加大,A股市场震荡加剧,投资者要转变只盯住国内证券市场的观念,将视野放置到全球,进行资产的多样化配置,首推外汇和黄金资产。

  手握多国货币抗波动

  从具体操作层面,短期来看,肖磊建议投资者可以通过将手中的人民币置换成多种货币来平衡汇率风险。从长期来看,则可以通过配置黄金资产来抵抗通货膨胀压力。

  8月25日,人民币对美元下跌的消息再度传来。8月2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987,较前一交易日中间价6.3862贬值125个点。

  肖磊据此分析称,如今全球通缩率不高,加之证券市场暴跌会导致资产的流动性匮乏,因此持有现金是最好的选择。对于手中持有大量现金资产的投资者来说,应考虑将人民币换成不同货币,例如英镑、欧元、日元、瑞郎、美元,货币资产随着汇率波动,多样化的货币资产配置能在汇率起伏中此消彼长,不至于让持有的现金有大的亏损。

  长期持有黄金可避险

  8月25日,中国股市跌破了3000点,重回“2时代”。与股市大起大落形成反差的是黄金的相对稳定性,肖磊分析称,近两周国际金价涨幅在5%左右,逆势上涨,体现了避险作用。

  肖磊认为,黄金资产的更大优势在于,长期持有可以抵抗通货膨胀,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长远来看,越是通胀环境下,黄金的避险功能越会凸显。

  大宗商品中,原油、农产品价格也有上涨的机会。但在此关口,肖磊并不推荐进行原油操作,一是期货交易门槛较高、风险较大,二是原油等产品受经济影响较大,而黄金除了具有商品属性还具有金融属性。股市的波动反而会带来避险情绪,推升金价,实现风险对冲。

  全球股市杀跌动能有限

  本次大跌和人民币贬值预期下资金快速离场有关

  近日,全球股市震荡,A股更是连续暴跌,千股跌停成为常态,那么全球股市震荡甚至暴跌背后的原因在哪里?未来资本市场将如何演变?

  上投摩根健康品质生活基金的基金经理张飞认为,人民币贬值预期,导致资金快速离场。

  张飞表示,过去外资进入中国不仅能获得投资回报,还有人民币升值的收益。而现在投资者认为人民币还存在进一步贬值空间,侵蚀利润,所以选择逃离。

  对于后市,张飞认为,这次大跌是由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的汇率变化以及美联储加息预期等因素综合造成,目前来看市场的反应已经差不多了。从基金行业的数据来看,根据券商的仓位监测,现在私募总体保持轻仓,很多公募偏股基金也已经接近仓位法规允许的最低仓位附近,未来继续大幅杀跌的动能有限。

  上投摩根还认为,此次中国央行降准和降息政策的出台在当前的经济和流动性环境下都是必需的。同时A股市场在上周出现放量下跌,政策出台将利好股市,同时我们也期待“一行三会”等政府监管部门后续的其他市场及经济政策出台。

  麦格理集团则认为,中国整体经济已开始走出谷底;没有证据显示中国的库存增加;中国长期经济增长会稳定下降。

  法兴银行和高盛仍然看好中国股市。高盛仍维持了对中国大陆股票的增持评级。

  而摩根大通策略师在报告中称,中国经济减速对美国经济活动的影响应该比较有限,美国股市不太可能展开深度调整;但鉴于全球风险犹存且技术指标恶化程度加重,短期内仍保持谨慎。

  日本经济大臣甘利明表示,日本和美国经济基本面稳健,整体而言日本经济持续温和复苏趋势。需对全球股市下跌作出冷静应对。

  对于中国的A股未来走势,张飞认为,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理由就是看好政府改革的决心,如果这次改革有超预期或符合预期的话,那么中国经济将会释放出巨大的活力。当然从目前来看,这个因素还具有不确定性,我们还需要观察三季度的经济数据是否能证明经济已经见底企稳。如果经济数据有回升,或者政府改革的力度超预期,那么市场或将震荡向上。整体而言,今年下半年的行情或是震荡为主,但长期来看改革是最大的利好因素。

  ■ 全球机构看市

  摩根大通:美国股市不太可能展开深度调整;美股大跌之后抄底机会出现。将标准普尔500指数2015年底目标从2250下调至2150。

  高盛:维持对中国大陆股票的增持评级。

  日本经济大臣甘利明:需对全球股市下跌作出冷静应对;日本和美国经济基本面稳健。

  新加坡银行:若不遏制新兴市场资金外流,则全球面临衰退风险。

  法兴银行:仍看好中国股市的长线。

  上投摩根:此次降准和降息政策的出台在当前的经济和流动性环境下都是必需的。同时A股市场在上周出现放量下跌,政策出台将利好股市,同时我们也期待“一行三会”等政府监管部门后续的其他市场及经济政策出台。

  野村:中国放松政策可能会推高人民币贬值预期。

  汇丰:中国有可能进一步下调利率;预料再降准100个基点。

  麦格理:中国降准和降息有助于支撑经济增长与信心,但不太可能导致亚洲货币持续上涨。中国实际利率仍然很高,流动性仍相对紧张。

  必和必拓:中国整体经济已开始走出谷底;没有证据显示中国的库存增加;中国长期经济增长会稳定下降。

  广发银行:中国“双降”不排除预期兑现债市抛盘增加。

  国泰君安:中国“双降”旨在避免系统风险;宽松预期或持续助推债牛。

  □新京报记者 刘素宏 赵毅波 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