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观察

  网贷业仍然是以“赌”为主,即赌对方会还债;如果不是靠“赌”,则违法性反而会加强,因为放贷人得依靠暴力等手段来提高偿债率。

  时值开学季,“校园贷”的生意也开张了。9月19日,据新京报报道,尽管监管叫停了校园贷,但大学生仍能从多个平台上借款。

  所谓校园贷,是指向在校大学生发放的贷款。放贷人的动机可以理解,一是大学生属于相对优质人群,培养出客户黏度、长线发展更是前景大好。二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场所固定,不易跑路。

  不过,高校扩招了近二十年,现在遍地是大学生。很多学生对风险的识别能力和主体担责意识却不乐观。疯狂借贷、还不上钱的事情屡屡发生。由于背负较重的日常利息和具有违约金性质的逾期利息,大学生“先甜后苦”的借债人生活也过得颇为窘迫。

  毕竟,学生当以学业为主,亦没有太多余力去打工,缺乏稳定收入。若非家产富饶,学生自己贷款高消费,向父母索钱还债,又于心何忍?

  有鉴于此,政府部门对校园贷采取了禁止立场,2017年6月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曾联合要求从事校园网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根据自身存量业务情况,制定明确的退出整改计划。9月6日教育部再次明确“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不过,当下仍有不少校园贷在活跃,有的手机软件APP还处于“是个人就贷”的地步。

  诚然,部分校园贷平台已采取了不少风险控制措施,如要求详细提供借款人的各种信息;验证教育部指定学历查询网站的信息,则能提高贷款额度;对18周岁以下者不放贷;对毕业班不放贷等。

  然而,即便如此,校园贷仍然无法解决风险控制的核心问题,即保证借款人具有偿债能力。校园贷及主流网贷业务追求快速放款,在几十分钟内就审批通过数千元贷款。它们何以能有令银行都目瞪口呆的“高效率”?

  事实上,网贷业仍然是以“赌”为主,即赌对方会还债,赌对方有羞耻感和长远考虑。如果不是靠“赌”,则违法性反而会加强,因为放贷人得依靠暴力、威胁等手段来提高偿债率,如臭名昭著的“裸条”。

  从另一个方面看,大学生的贷款需求是否具有正当性,亦值得思考。

  尽管大学生理论上应有平等借款权。但他们没有固定收入来还债同样是基本客观事实。十几年前,银行曾经掀起过一波校园信用卡的热浪,后来之所以退潮,与呆账率较高不无关联。对真正贫困的大学生,国家和学校普遍推行了助学贷款和助学金制度。家底厚实的大学生,可以通过与父母信用卡绑定的子卡来实现消费。而其他大学生不仅应该了解提前消费这样的“现代金融理念”,更应该懂得量入为出的古老真理。

  实际上,现在监管层已经努力推动商业银行提供具有政策性的校园贷服务。虽然大银行的贷款金额较低、审批较严,但利率较低、期限较长,优点同样明显。校园生活里的住宿和饮食成本较低,倘若大学生觉得不能满足消费欲,首先应该反思的是自我消费欲是否正当,自己是否有能力承受这样的消费。

  市场本应该是自由的,人性的弱点却令人无奈,发展尚不规范、风险重重的网络贷款还是先远离校园吧。

  □缪因知(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