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顾志娟)北京时间6月14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年内第二次加息,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1.75%-2.00%。中国方面并未跟随美联储加息。中国人民银行14日上午宣布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500亿元逆回购操作,净投放资金700亿,维持操作利率不变。

  美国下半年预期加息两次

  市场对于此次美国加息已有较强预期,缘于近期公布的美国5月非农数据和4月PCE数据表现强劲。美国5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22.3万人,大幅超过预期的18.8万人,失业率降至3.8%,为18年来的最低点,时薪增速上升。同时,美国4月个人收入增加,消费支出增加,物价指数与预期和前值持平。

  在6月13日的议息会议后,美联储官方上调了年内加息的预期,全年加息预期由三次调整至四次,这意味着下半年预计还将加息两次。从本次联储会议声明来看,删除了今年5月3日决议声明中 “联邦基金利率可能保持在低于预期的长期利率水平”的表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预计联邦基金利率将进一步逐步上升。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劳动力市场表现强劲是美国年内加息次数超预期提高的主要原因,失业率已经降至新低,在就业市场没有发生结构性变化的情况下,这意味着未来通胀可能加快。再考虑到特朗普减税政策逐步产生效果,以及可能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预计美国中长期通胀风险可能显著上升。

  美联储明确长期通胀目标为2%,在6月13日的声明中,FOMC(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2018年通胀与核心通胀预期分别上调至2.1%与2.0%,这两个数值的3月预测值均为1.9%。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副教授唐遥认为,无论是美联储官方的指引还是市场数据,都表明了今年美国加息的步伐仍然有不确定性。最终的加息步伐,仍然取决于劳动力市场、通胀、经济增长这些关键指标的走势。

  唐遥认为,失业率降至自然失业率以下,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已经过度繁荣,未来工资和物价的上涨必然加速,需要美联储加快加息。另外,美联储可以接受的超额通胀幅度并不大,对更高的通胀应该会有迅速的反应。

  中国央行未跟进加息 分析称呵护流动性

  此前历次美联储加息之后,中国央行大多上调以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为代表的政策利率,但此次中国并未选择跟随美国加息步伐。

  连平认为,考虑到当前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和市场利率仍存在差距,是否顺势上调仅有象征意义,对市场整体影响并不大。此次中国央行未跟随上调,表明了呵护市场流动性、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稳定的态度。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认为,由于主导市场利率走势的决定因素是央行提供基础货币的数量,而不是基础货币的供给价格,所以央行在公开市场加息对国内流动性的冲击非常有限。

  今年以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降准等工具呵护流动性,支持金融严监管下表外转表内、非标转标的进程,货币政策已回归中性。再加上去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大幅升值到2015年的水平,人民币汇率不会成为影响货币政策的主要因素。姜超认为,长期来看,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人民币汇率更加市场化,中美利率将会趋于脱钩。

  联讯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认为,在为期1年多的金融去杠杆进程后,债市杠杆已有诸如资管新规、302号文等文件的上限约束,金融杠杆则由于严打同业套利、同业存单严监管、资管新规清理刚兑资金等因素有明显的收缩,但融资收缩对经济的负反馈已逐渐显现。未来,我国货币政策的重心需要偏向稳经济、防止“紧信用”可能产生的经济失速与债务风险。

  连平也预计,货币政策会在稳健中性的总基调下,加大灵活调整、定向支持的力度,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控制融资成本过度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