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李云琦)随着资本市场的影响与公司股价的下跌,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出现“兜底增持”。10月17日晚间,上市公司东方雨虹、航锦科技、旷达科技3家公司同时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或实际控制人向员工发出增持公司股票的倡议,并承诺兜底。

  新京报记者统计发现,10月11日以来已经有航锦科技(000818.SZ)、东方雨虹(002271.SZ)、旷达科技(002516.SZ)、洲明科技(300232.SZ)、三维丝(300056.SZ)、利亚德(300296.SZ)、东土科技(300353.SZ)、花园生物(300401.SZ)、海兰信(300065.SZ)9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或大股东、董事长等发出增持股票的倡议。

     董事长增持浮亏20万元,深情倡议员工增持公司股票

  “位卑未敢忘忧国,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江苏制造企业的管理者,抛家舍业,孤身一人,怀揣梦想来到辽宁葫芦岛进行人生的二次创业”“受命以来,殚精竭虑”“唯有南学北用,革新挖潜,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经营。”这样满怀深情又颇具文学色彩的自述,出现在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长的倡议书中。

  写下这封倡议书的人,是现任上市公司航锦科技的董事长蔡卫东,1969年8月生,其也曾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已于今年7月辞去,目前仅任董事长一职。

  今年8月,49岁的蔡卫东以10.67元/股的价格购买了航锦科技股票,增持股份总额为20万股,增持总价格为213万元。此次增持前,蔡卫东通过杭州万珹投资间接持有航锦科技779.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3%。

  买入时,蔡卫东还做了3年内锁定该股票不进行减持的承诺。两个月后,蔡卫东再次做出一份承诺,这次不是为了自己不再进行减持,而是承诺为员工增持公司股票进行兜底。

  10月17日,蔡卫东向上市公司发出上述倡议书,发出上述感慨的同时承诺,公司及全资、控股子公司全体正式员工响应倡议书号召,于2018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期间以员工本人名义净买入航锦科技股票,并收到公司出具的经盖章的书面确认增持函,连续持有增持期间净买入股票至2019年10月24日及以后的,且在约定的持有期连续在航锦科技及全资、控股子公司履职的,该等股票产生的收益归员工个人所有,损失部分由蔡卫东予以全额补偿。

  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倡议,是由于航锦科技股价不断下跌。截至10月17日收盘,航锦科技股价报9.07元/股,对应总市值62.58亿元。就蔡卫东本人最新增持的213万元股票来说,已经浮亏超过20万元。

  在倡议书中,蔡卫东直言,“近日来股市动荡,公司股票亦遭受冲击。”“对公司股票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同, 为维护市场稳定,增强投资者信心,我倡议员工积极增持公司股票。”

  根据航锦科技2017年年度报告,航锦科技公司全资子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在职员工总数为4864人。不难想象,如果大量员工买入公司股票,则蔡卫东也将面临越大的补偿风险。

  然而,倡议书发布后,市场看起来并不买账。10月18日开盘,航锦科技的股价报9.2元/股,较前一交易日略有上涨。而随后公司股价却又不断下滑,最低到9.01元/股,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跌0.66%。

  兜底增持频繁:10天9家公司兜底,“为维护市场稳定”

  随着资本市场的影响与公司股价的下跌,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出现“兜底增持”。新京报记者统计发现,10月11日以来已经有航锦科技(000818.SZ)、东方雨虹(002271.SZ)、旷达科技(002516.SZ)、洲明科技(300232.SZ)、三维丝(300056.SZ)、利亚德(300296.SZ)、东土科技(300353.SZ)、花园生物(300401.SZ)、海兰信(300065.SZ)9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或大股东、董事长等发出增持股票的倡议。

  其中,仅10月17日晚间,就有上市公司东方雨虹、航锦科技、旷达科技3家公司同时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或实际控制人向员工发出增持公司股票的倡议,并承诺兜底。

  兜底增持是指,上市公司实控人鼓励员工购买公司股票,并承诺:赔了由其本人补偿,收益归员工所有。

  兜底式增持在2015年股灾后始现,2015年7月16日到2015年9月12日,有暴风集团、奋达科技、科陆电子、凯美特气等10家上市公司先后向员工发布进行增持公司股票的倡议书。2016年有佳创视讯、双塔食品、旷达科技、东方海洋4家公司进行过兜底增持。

  2017年,兜底增持也出现一次小高峰。2017年6月1日后,仅6天时间就已经超过10家公司的实控人号召员工增持自家公司股票。据新京报记者统计,当时,一个月时间就有25家公司发布兜底增持公告。

  在密集兜底增持现象背后,多数兜底增持的公司均是因为股价下跌。以上证指数为例,2017年3月上证指数最高在3200点以上,随后不断下跌,到5月31日已经到3016点。

  今年10月再次出现兜底增持潮,也是由于上市公司想要稳定股价。

  除航锦科技董事长蔡卫东坦承“近日来股市动荡,公司股票亦遭受冲击”、“为维护市场稳定,增强投资者信心”外,10月12日海兰信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申万秋发布兜底增持倡议的公告也提到,“为维护市场稳定”。此前一天,即10月11日,海兰信以10.67元/股收盘,较上一交易日跌9.96%。

  10月17日晚间,上市公司旷达科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沈介良向公司全体员工发出增持公司股票的倡议。几乎同时,上市公司东方雨虹的员工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李卫国的增持倡议。

  沈介良称,“近期二级市场股价持续非理性下跌,鉴于我本人对公司管理团队与公司未来持续发展的信心,为维护市场稳定、增强投资者信心,在此我倡议旷达科技及各下属子、孙、分公司全体员工积极买入本公司股票。”

  根据承诺,凡2018年10月18日至2018年10月31日期间,通过二级市场净买入旷达科技股票、且连续持有12个月以上并且在公司连续履职的公司员工,若因前述时间期间增持旷达科技股票产生的亏损,由沈介良予以全额补偿;若有股票增值收益,则归员工个人所有,由此产生的税费由员工个人承担。

  买入员工已出现浮亏,有公司多次兜底增持股价依然跌

  如此密集的兜底增持,能否如倡议书所言,可以起到“维护市场稳定”的作用?从历史数据来看,单就股价而言,承诺兜底的上市公司员工有赚有赔。

  这其中,暴风集团、凯美特气的员工买亏了。2015年7月17日,暴风集团号召员工增持,一年后,股价下跌30.22%。同年9月8日,凯美特气承诺为员工增持兜底,一年后股价下跌19.79%。

  涨得较多的是金贵银业。2015年8月31日,金贵银业发出相关公告,一年后股价上涨168.62%。德威新材接近翻倍,2015年9月12日,德威新材公布计划,一年后股价上涨99.23%。

  在2016年,上市公司为员工增持兜底,也有公司股价迅速“止血”。2016年1月29日,双塔食品公告发出后,当日股价即涨停,一个月内股价上涨19.21%,科陆电子、金通灵、金贵银业也在公告发出当日涨停。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上市公司的兜底条件中,无一不需要满足在规定时间内买入公司股票、持续持有时间长达12个月、减持仍然在职这几个条件。这意味着,员工不仅需要做好买入的准备,还需要确定自己1年时间里不会离职。

  需要注意的是,在满足以上条件下,公司股票的未来走势也存在不确定性。

  数据显示,2017年6月12日晚间,奋达科技发布公告称,共有211名员工累计买入159.89万股,成交均价13.05元/股,成交总金额为2086.42万元。2018年6月13日,奋达科技股价报收10.51元,低于员工增持均价。以此计算,增持的211名员工整体浮亏。

  上市公司安居宝在2017年6月5日-6月7日,增持公司股票员工共21人,合计增持股票26.56万股,增持均价9.03元/股,增持总金额约239.88万元。数据显示,2018年6月8日安居宝的收盘价为5.07元/股,当时增持的员工也出现浮亏。

  根据2018年兜底增持的情况来看,一些提倡员工买入公司股票并承诺“兜底”的上市公司,曾经已经进行过“兜底增持”,且增持员工也出现浮亏。

  其中,10月出现“兜底增持”的上市公司海兰信,在今年2月公司控股股东提出增持倡议,最终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全体员工中共有86名员工通过二级市场以集中竞价的方式增持公司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0.29%,增持均价为14.01元/股。

  根据最新股价,海兰信10月18日以11.3元/股收盘。对比增持均价,当时相应增持的员工所持股票已经下跌19%。

  此外,美芝股份董事长李苏华9月9日向全体员工提出增持倡议。记者发现,今年2月,美芝股份已经经历一轮“兜底增持”,按当时的增持价格员工已经出现浮亏。

  今年2月李苏华就曾倡议员工买入公司股票,对在2018年2月12日至2018年2月28日期间净买入美芝股份股票,且连续持有12个月以上并在职的员工进行兜底。

  最终,在倡议买入期间,美芝股份有49位员工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的方式增持公司股票,累计增持公司股票数量为212400股,增持均价人民币28.28元/股,增持总金额为人民币6005716元。

  以最新的10月18日美芝股份18.37元/股的收盘价看,上述员工买入的股票已经浮亏35%(按增持均价计算)。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芝股份董事长李苏华9月10日再次提出增持倡议后,有23位员工在9月10日至10月15日之间增持公司股票,累计增持公司股票数量为16万股,增持均价人民币20.6元/股,增持总金额为人民币338万元。按照增持均价计算,最新买入的员工买入后已经浮亏9.7%。

  跟,还是不跟?专家建议:需谨慎看待增持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在目前股价下跌的情况下,能发出增持并且是兜底增持的倡议,说明实控人对公司的未来有信心。杨德龙认为,目前市场的底部行情明显,今年大盘虽然下跌,但是上市公司回购已经创了新高,大股东增持的现象也频频发生。

  “出现兜底增持,说明大股东对公司股价暴跌之后非常不满,(他们)对公司有信心,认为现在股价肯定是低估的。”杨德龙称。

  对于市场上频繁的兜底增持,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出现兜底增持是大股东认为现在公司股价被严重低估,已经“跌无可跌”,“他现在拿不出钱来的话肯定希望职工能够低价买进,这样一方面增强市场信心,一方面也可以为员工谋福利”。

  董登新认为,大股东是公司内部人士,是在对公司信息掌握充分的情况下提出兜底承诺。这种号召员工买入的,如果有真实情况下,员工已经大笔买入的话,股民可以考虑。如果实际上发出增持倡议,但没有员工响应的,则需谨慎看待增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