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两年前,2018年的保险市场略显沉寂。


从最直接的保费增速上看,前10月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幅仅为1.99%,而健康险以22.69%的增速甩开产险业务、寿险业务和意外险业务,表现抢眼。在此背后,伴随着一些社会热点事件,重疾险、医疗险等健康险产品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健康险保障性比较强,保费增长很迅猛,说明公众对这块的需求是比较大的。”专家建议,在考虑保险理财配置时,首先要关注保障型产品。


健康险“逆势”受宠


“2017年亚洲健康保障缺口持续扩大至1.8万亿美元,占该地区生产总值的7.4%。”瑞士再保险12月发布的研究报告《亚洲健康保障缺口》统计,中国内地市场的健康保障缺口估值达8050亿美元。


何为健康保障缺口?根据该报告的介绍,指因预期外的大额医疗费用造成家庭财务压力的自费医疗支出与因支付能力有限而未治疗的费用估值的资金之和。这类缺口没有被现有保险、社会保障、政府支持所覆盖,因此需要家庭采取削减可支配支出、节约必需品开销或借款来弥补医疗开支,或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进而使家庭成员陷于更大的健康风险,整体生活状况进一步恶化。


缺口的另一面,对保险行业也预示着机遇。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保险业整体增速放缓的态势下,健康险业务的增长态势反而更显突出。2018年1-10月,我国原保险保费收入达33031.97亿元,同比增长1.99%。其中,产险业务、寿险业务、健康险业务和意外险业务对应的保费收入增幅分别10.57%、-6.13%、22.69%和18.89%。而在去年同期,原保险保费收入的同比增速为19.91%,产险业务、寿险业务、健康险业务和意外险业务对应的保费收入增幅分别13.43%、26.18%、5.33%和20.25%。


得益于互联网,刘洋(化名)接触到一些医疗险、重疾险产品,并在近期通过支付平台为家人投保了消费性的重疾险,因为性价比高、投保方便。


互联网在健康险打开市场上的作用不容小觑。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健康险依然为互联网保险领域的热点,上半年实现规模保费54.1亿元,同比增长85.9%。其在互联网人身保险年度累计规模保费中的占比约为6.4%,同比增长3.5%。


其中,重大疾病保险实现规模保费14.9亿元,同比增长32.7%,占互联网健康保险保费收入的27.6%;费用报销型医疗保险实现规模保费28.8亿元,同比增长150.1%,占互联网健康保险保费收入的53.2%。


税延养老保险“破局”


在网络健康险走红的同时,商业养老保险也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2018年,这个领域迎来一项重大利好。5月7日,银保监会等部门发布《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开发指引》,厘定税延养老险的设计原则、交费方式、收益类型等规范,一些保险公司随之投入税延养老产品开发设计。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简称“税延养老保险”,是国家给予商业养老保险投保人所得税延迟缴纳的一项优惠政策。《指引》显示,税延养老保险产品分为积累期、领取期两个阶段,可提供养老年金给付、全残保障和身故保障三项保险责任。


“税延养老保险属于保险版的个人账户养老储蓄,有两方面优势。一方面,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的积累是很透明的过程,产品购买人可以随时查询。另外,除了养老金的给付之外,税延养老保险还具备全残或者身故两项保险赔付。”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


养老一直是热门话题。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2017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指出,我国的现状是基本养老保险一支独大的趋势明显,企业年金参与率偏低,商业养老保险缺口较大。商业养老保险在西方经济发达的国家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我们的商业养老保险的深度、密度、资产总量都不足,不能解决第一支柱基本养老的保障程度低、效率低的问题。


“中国家庭和个人在理财中还没有比较成熟的养老储蓄和投资观念,税延养老保险推出后,未必能够被人理解和接受,需要有一个投资者教育的过程,这是个难点和长期的过程。”董登新认为,税延养老保险需要用实力说话,用真实的投资绩效表现投资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长期投资的稳定收益上。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鲁全表示,虽然政策加速器已启动,市场表现却仍要靠商业养老险公司的“内力”。


2018投资者说

消费型短期健康险不想再买

今年给全家买了长期重疾险


在网上购买过消费型的短期健康险后,90后王然(化名)从年初便考虑为家人买合适的保险产品。


“我今年保费交了5万块钱的,给我还有爸爸妈妈弟弟都买了重大疾病保险,分10年交和20年交的期限不一样”,王然说,自己投的20年期、每年保费8700元。


王然展示的保障范围显示,这款产品包括重疾保障和轻症保障。其中重疾保障涵盖最高保额90万元的癌症保障和最高保额均为30万元的针对心血管等方面疾病的四组保障。


此前,王然也是网红健康险的早期体验用户,不过随着创业有了一些积蓄,便有能力考虑更长期的保障产品。“之前买的那种是消费型的,我觉得挺亏的,虽然很便宜,但觉得花了就是白花了,所以不愿意续了”。


今年一月份,刚毕业工作没多久的吴鑫(化名)通过朋友,为自己购买了一款长期保险产品,保障范围包括最高额度50万的定期寿险、高端医疗险和意外险,首年的保费5000余元。“当时正好有朋友在保险公司做销售员,我接触了一些保险理念,觉得是一份保障和投资。”吴鑫说,自己当初之所以没有买重疾险,是考虑到目前自己可承受的保费支出,因为买一年的重疾险可能会花掉一个月的工资。


2019投资锦囊

考虑保险理财配置时

首先要关注保障型产品


“对保险业来说,2019年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一年,可能是从阴霾当中走出来,迎向光明的一年。”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认为,保险投资领域的收益率、环境都会“回暖”。


对于目前保费增长格局变化的态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认为,财产险增长速度平稳,但也面临压力。考虑到汽车消费在下滑,会影响到新车保费,同时商车费改的推进让车均保费在下降,这些因素导致车险保费增速相对在趋缓。而人身保险方面,增速下滑主要因为寿险业务的下滑。由于监管导向的改变,过去靠中短期存续业务、卖理财型保险的保险公司都在转型。寿险的结构在优化,但整体保费会受到一定影响。


“健康险保障性比较强,保费增长很迅猛,说明整个公众对这块的需求是比较大的。”朱俊生建议,在考虑保险理财配置时,首先要关注保障型产品。“如果家里没有保险的话,首先要买保障型的产品,比如为家庭收入支柱购买意外伤害险、定期寿险,或者是健康险。当收入比较平稳的时候,可以为养老做一些储蓄。”


他表示,保险是整个财务计划的一部分,也应该成为对不确定事件保障最重要的手段。对家庭理财而言,保险要有一席之地。


新京报记者 陈鹏 编辑 李薇佳 校对 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