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7日,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中国华融”)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赖小民被查。2018年10月15日,赖小民被“双开”。近日,中国华融发布赖小民“落马”后的首份年报,中国华融仍在受“赖小民落马”余波影响。


年报显示,中国华融业绩大幅下滑,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15.76亿元,同比下降92.8%。华融业绩下滑的情况也蔓延到多家华融系上市子公司,华融国际金融控去年亏损15.48亿元,华融证券、华融消费金融、华融投资、华融信托净利润分别同比降156.5%、88.2%、97%、93.2%。此外,华融信托、华融证券也“踩雷”多家话题公司。


不过,华融新一届领导班子对赖小民时代的粗放扩张展开反思,多次公开表示,将聚焦不良资产经营主业。年报显示,其不良资产业务的占比均有所提高,不良资产收入总额占比、税前利润占比、资产总额占比分别较2017年攀升6.6%、159.2%、0.7%。


赖小民落马后,华融集团曾多次召开党建会议,反思“赖小民流毒危害”,人员变动频繁。据新京报不完全统计,在赖小民落马前后,华融系有19名高管的职务发生变动。


探底与瘦身


2018年净利润同比下降92.8%,资产规模降8.6%


华融2018年年报显示,集团净利润和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大幅下降。实现净利润15.09亿元,较上年下降94.3%,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15.76亿元,较上年下降92.8%。


从营收上看,2018年,实现收入总额1072.53亿元,较上年下降16.3%,如剔除未实现金融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收入为1173.36亿元,较上年下降8.1%。


其中,受资管新规等影响,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下降显著,由2017年的130.39亿元下降64.0%至2018年的46.93亿元。


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下降显著主要源自资产管理业务、信托业务、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的佣金及手续费收入的减少。2018年,中国华融收缩非主业、无优势业务,非金融子公司佣金及手续费收入大幅下降,资产管理业务佣金及手续费收入由2017年的86.74亿元下降73.4%至2018年的23.03亿元;为应对资管新规,表外资产规模减少,信托业务佣金及手续费收入由2017年的20.27亿元下降58.4%至2018年的8.44亿元;此外,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佣金及手续费收入由2017年的16.84亿元减少42.0%至2018年的9.76亿元。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中国华融也作了解释,其表示主要是因为中国华融于2018年度开始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受资本市场波动较大的影响,持有部分金融资产的估值下降较多。此外,中国华融还表示,受集团收缩非主业、无优势业务以及市场环境和信用风险暴露等影响,集团非金融子公司产生了较大的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应占亏损;受融资规模影响、本期集团利息支出同比大幅增加所致。


而在金乐函数据分析师廖鹤凯看来,中国华融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和2018年金融去杠杆的大环境是分不开的,同期不良资产包供给量加大,而处置速度放缓。


截至2018年末,公司资产规模1.71万亿元,同比下降8.6%,从资产规模看,华融仍是巨无霸,不过2018年,华融退出了海南华信。2018年7月1日,新京报记者自工商资料获悉,海南华信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海南华信)已完成新一次工商变更,华融瑞通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退出,海南华信重新成为上海华信(中国华信经营主体)的全资企业。工商资料显示,华融瑞通的背后为华融汇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进一步穿透后为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华融)。


与此同时,中国华融减持了东北制药。



“踩雷”


华融信托、华融证券“踩雷”多家话题公司


2018年年报显示,华融多家子公司业绩“跳水”。


其中,华融证券受证券市场波动影响,收入总额由2017年的88.117亿元下降59.4%至2018年的35.783亿元,净利润由2017年的15.74亿元下降156.5%至2018年的-8.89亿元;华融消费金融2017年及2018年度分别实现净利润1.05亿元及1240万元,下降88.2%;华融投资2018年年内溢利7249.3万港元,同比下降73%,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925.0万港元,同比下降97%;此外,华融国际金融控股去年也亏损15.48亿元。


2018年,多家信托公司的净利润处于下滑,华融信托也不例外,其业绩下滑幅度在业内最大。据银行间市场披露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华融信托2018年全年净利润6080.89万元,较2017年的8.92亿元下滑了93.2%。


在业绩大幅“跳水”的同时,多项信托计划“踩雷”。


2018年,随着严监管的进行,融资渠道收紧,债务违约事件频发,多家公司“踩雷”,华融系未能幸免。


2018年,“中弘退”爆发债务危机,涉及银行、券商、信托等在内的机构共35家。据中弘退的债务逾期公告显示,共计有包括华融信托等12家信托公司被卷入其中,涉及的债务余额合计68.41亿元。


华融信托还“踩雷”东方金钰。1月15日东方金钰发布公告称,截至2019年1月11日,公司新增16.7亿元债务到期未能清偿,累计逾期本金已达38.58亿元。百瑞信托、中信信托、中铁信托、华融信托、中海信托等信托公司“踩雷”,逾期债务达11.44亿元。


华融证券也被卷入一些知名民企的风波当中,在股票质押项目上频频“踩雷”。


今年2月,华融证券发布公告,公布了其所涉及的8项重大诉讼事项,涉及金额超过30亿元,其中6项诉讼与该公司的股权质押业务“踩雷”有关,包括神雾、*ST天马和*ST保千等。


2018年,华融成立资产保全部门。其年报称:加大风险处置统筹管理,分类施策有效处置风险。重点项目重组和风险处置工作成效显著,真正实现了国有资产挽损止损。全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00.67亿元,保持了风险缓释能力。



人事变动


华融系有19名高管的职务发生变动,赖小民之外另有四高管被批捕


赖小民落马后,华融集团曾多次召开党建会议,反思“赖小民流毒危害”。


在人事方面,在赖小民落马后,华融系人事频繁调整。其中,三家核心上市公司中国华融、华融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和华融投资均已发生人事变动。


在赖小民落马前后,其三大核心公司之一的华融金控频繁“换血”。


2018年4月11日,华融金控宣布,赖劲宇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徐勇已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2018年11月1日,华融金控发布公告,王强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及主席,白俊杰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及主席;2018年11月16日,华融金控公告,牛少锋因工作调整已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及副行政总裁职务。


中国华融也在去年经历了一系列人事变动。2018年11月27日,中国华融宣布王利华辞去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等系列职务,另外两位高管,副总裁熊丘谷和总裁助理杨国兵均当天辞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辞任的中国华融三名高管,与赖小民一样,均来自江西。


同一天(2018年11月27日),华融投资也对外宣布,主席秦岭因“个人原因”辞任主席及执行董事,于猛已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


此外,华融信托、华融资产、华融消费金融在2018年也频繁“换血”。


2018年8月,华融信托董事长沈易明被免职,而在2018年5月,华融信托原总经理沈易明刚被拟任为董事长。2019年1月9日,华融信托发生法定代表人变更,由周道许变更为庞洪梅;2018年12月7日,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董事会12月7日决议聘任陈延庆为副总裁。


此外,华融系除了赖小民之外,另有四高管被批捕。


2019年1月22日,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发布公告称,天津检察机关依法对华融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汪平华、中国华融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白天辉、中国华融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郭金童、华融贵阳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原副总经理赵子春等决定逮捕,被捕四人均涉嫌受贿罪。


回归主业


不良资产业务税前利润占比由55.4%增加至2018年的214.6%


在赖小民落马后,原广东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占峰被任命为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原东方资产党委副书记、监事长李欣被任命为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华融新一届领导班子对赖小民时代的粗放扩张展开反思,多次公开表示,中国华融将在业务发展上回归本源,聚焦不良资产经营主业。


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回归主业成效初显。


从中国华融的业务分类看,不良资产经营、金融服务、资产管理和投资三部分呈报财务业绩。其中,不良资产经营分部在三个分部中的占比进一步提高,收入总额占比由2017年的53.8%增加6.6个百分点至2018年的60.4%,税前利润占比由2017年的55.4%增加159.2个百分点至2018年的214.6%,资产总额占比由2017年的50.4%增加0.7个百分点至2018年的51.1%。


而据2017年中国华融二级资本债券募集说明书显示,2014年度、2015年度和2016年度,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逐年下降,分别为56.1%、53.9%和53.2%,税前利润占集团总税前利润的比例分别为55.7%、53.7%和52.1%,也是逐年下降趋势。同期,中国华融的资产管理和投资业务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15.9%和22.8%,税前利润占集团总税前利润的比例分别为11.4%、13.9%和25.2%。


在华融巨变的这一年,同属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中国信达业绩也有所下滑,不过业绩却反超华融。


从营收上看,2017年中国信达、中国华融的收入总额分别为1200.35亿元、1280.71亿元,同比增31.0%、34.5%;2018年,中国信达、中国华融的收入总额分别为1070.26亿元、1072.53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0.8%、16.3%。


不过从净利润看二者反差明显。2017年中国信达、中国华融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81.2亿元、219.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8%、12.1%;2018年中国信达、中国华融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20.36亿元、15.76亿元,分别同比下降33.6%,92.8%。


新京报记者 侯润芳 实习生 曹雯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