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龙头券商中信证券的净利润从2017年的114.3亿元,缩水17.87%跌至93.90亿元,跌下百亿大关。


2、仅太平洋证券一家就身涉7起因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引发的证券回购合同案件,涉案金额合计14.79亿元。


3、方正证券分析师预测,随IPO常态化、科创板的推进,券商IPO规模将有效提升,并实现差异化定价提升承销费率。预计今年投行业务收入增量将带来5%左右的营收增长。


4、超过20家券商经纪业务收入均呈下降态势,有券商经纪业务收入降幅甚至超过26%。


5、方正证券分析师预测,综合券商业务改善情况,预计今年券商营业收入将有望实现约50%增长,而减值损失减少、资本运用效率的提高将进一步减少成本支出,预计利润将有望实现60%-80%左右增长。





“行业寒冬”这四个字成为2018年证券业的写照,笼罩在券商从业人士头上。随着年报的发布,券商行业去年的业绩表现如何答案逐渐揭晓。截至目前,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中信建投等超过30家券商已发布2018年年报。


在整体下行环境之下,中信证券以营收、净利润双双问鼎排行榜,再次巩固其龙头地位。此外,中信证券的投行、经纪、自营业务等也排在券商业绩排行榜前列。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等大券商业务结构相对均衡。其他券商的收入结构能够体现其业务上的特点,例如广发证券和东方证券资管收入占比高,中信建投投行收入占比高,中国银河、招商证券经纪业务占比相对较高。中小券商普遍自营收入占比很高,部分券商经纪业务收入占比较高。



券商净利集体缩水

中信证券跌下百亿大关


据Wind数据库统计结果显示,在目前已发布年报的30余家上市券商中,净利润一项出现普遍下滑,净利润同比变动普遍为负。整体来看,由于2018年一级市场业务额下行明显,且二级市场行情惨淡,各家券商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出现了明显缩水,目前还没有一家券商净利润同比(较上年同期)出现增长。


目前,10家券商跻身“百亿俱乐部”,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分别为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申万宏源、广发证券、招商证券、中信建投、东方证券和国信证券。其中,龙头券商中信证券的净利润从2017年的114.3亿元,缩水17.87%跌至93.90亿元,跌下百亿大关。


天风证券研报显示,从2011年-2017年的整个证券行业的集中度来看,营业收入前五名与营业收入前十名的券商市场份额分别从29.12%上升至44.33%,从45.59%上升至63.79%。以营业收入排名21名-50名的券商为中小型券商的代表,这类券商与行业前十券商间的营业收入差距正逐年拉大。


多家券商研报指出,在多重政策利好的刺激下,2019年市场环境相对2018年预计会有改善,成交活跃度有望提升,将推动券商整体业绩改善和估值修复,在市场环境持续超预期的背景下,券商业绩向好趋势预计将逐月体现。



兴业证券、太平洋证券、申万宏源等股票质押“踩雷”


去年股票质押违约事件层出不穷,上市券商的股票质押情况也备受关注。其中,大同证券出于风控考虑暂停了股票质押业务。据记者统计,2018年度,申万宏源、中信建投、中国银河、光大证券、浙商证券、国元证券、国海证券、华安证券和锦龙股份等券商的股票质押式回购规模同比正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股票质押式回购金额增加最高的券商为申万宏源。截至2018年末,申万宏源股票质押融资余额436.8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加上债券质押式回购等业务,公司去年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高达662.68亿元,同比增长50.42%,占总资产的19.06%。同时,申万宏源指出,其计提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为4.63亿元。


去年,股票质押“踩雷”事件频频传出,据记者统计,兴业证券、中金旗下中投证券、太平洋证券、申万宏源等多家券商陷入股票质押“雷区”。其中,仅太平洋证券一家就身涉7起因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引发的证券回购合同案件,涉案金额合计14.79亿元。太平洋证券发布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公告显示,公司投资成本3000.44万元债券投资“16环保债”已发生实质违约,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人民币1559.01万元。


从年报披露数据来看,大部分上市券商减值损失计提显著增加,其中以股票质押为主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减值计提增长较多。其中中信证券和国泰君安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减值计提规模处于上市券商前列,分别计提16.2亿和6.7亿,同比增长271%和330%;中信建投和海通证券的融资融券业务减值计提较多,分别计提10.8亿和4.6亿,同比增长4287%和249%。



头部券商领先投行业务

有望抢占科创板市场


从整体来看,2018年龙头券商承销保荐业务集中度大幅提升,虽然承销规模有所下滑,但与小券商相比,下滑幅度相对较少,但部分以中小企业为主开展投行业务的大券商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年报数据显示,头部券商再次领跑投行业务。2018年海通证券以32.93亿元投行业务收入居于榜首,中信建投(30.49亿元)、中信证券(27.88亿元)位于第二、第三。


投行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包括国泰君安、招商证券、广发证券、东方证券等。投行业务净收入方面排名如下,中信证券(36.39亿元),海通证券(32.17亿元)、中信建投(31.35亿元)、国泰君安(20.09亿元),华泰证券(19.49亿元)。


“老大哥”中信证券在承销方面问鼎发行数量和金额的榜首,2018年公司境内股权业务承销规模1783亿元,市场占有率达到14.75%,排名同业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上市券商中金公司投行业务表现突出,去年营收29.36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A股IPO融资规模排名市场第一,港股IPO承销金额排名第二,美股承销规模排名第五。


海通证券国际投行业务突出,海通国际2018年IPO项目承销数位列香港投行第一。然而,除了东北证券和国元证券外,大部分券商投行业务收入呈现下降态势,下降幅度居于0.7%多则下降69.1%。


尽管股权承销总规模明显下滑,但单均规模来看有显著提升,IPO和再融资单均规模达到2013年以来最高值。申万宏源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在审核趋严的背景下,券商申报更加审慎,IPO和再融资的项目规模更大的相对过会率更高。


方正证券分析师预测,随IPO常态化、科创板的推进,券商IPO规模将有效提升,并实现差异化定价提升承销费率。预计今年投行业务收入增量将带来5%左右的营收增长。


不少券商都在研报中看好头部券商在科创板中,将获得较大利益。中信证券分析师田良认为,注册制的推行,预计投行格局将再次改变。有核心竞争力的投行有望在未来三至五年内确定第一梯队地位。能否在变革中率先抢占市场先机,扩大市场份额,将对投行长期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有券商经纪业务收入降幅超过26%

兴业证券、国金证券等逆势招人


从券商五大业务(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自营业务、资管业务、两融业务)角度来看,经纪业务仍是券商收入的主力军。龙头券商业务收入下滑幅度明显小于小型券商。


2018年全年,中信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实现98.94亿元,在372亿元的营业总收入中占比达26.58%,成为五大业务中占比最多的业务。其次是自营业务,营收为91.61亿元,占比为24.61%。


据目前已公布的券商年报数据显示,中信证券以98.94亿元的经纪业务收入居于首位,国泰君安、银河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申万宏源、招商证券、海通证券等券商位于经纪业务收入前列。


然而,这依然不减寒冬形势下经纪业务集体下滑的趋势,超过20家券商经纪业务收入均呈下降态势,有券商经纪业务收入降幅甚至超过26%。


值得注意的是,有券商在行业入冬环境下选择经纪业务转型,如银河证券、兴业证券、东方财富证券将经纪业务总部改名为“财富管理总部”。对此,银河证券表示,要实现的是建立在经纪业务和资产管理相融合的财富管理转型。兴业证券则解释,财富管理转型与传统零售经纪业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此外,尽管经纪业务收入整体情况不佳,但仍有券商在逆势扩张。2018年年末,中信证券传出从越秀金控手中收购广州证券的消息,市场纷纷猜测,此举的目的在于扩张东南地区经纪业务的发展。


此外,还有券商在裁员、降薪大潮中逆势招聘,数据显示,2018年兴业证券新进员工数2274人,净流入1164人,净流入排名第一。对比公司两年的员工构成可以发现,去年人员净流入的主要去向为公司经纪业务,人数增长高达1020人,占公司净新增员工数的88%。


近期,兴业证券还对外发布消息,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包括CIO在内的高端管理人才,数量高达26人,招聘职位包括公司首席信息官、17家分公司副总经理或总经理助理等。除兴业证券外,包括国金证券、华泰证券、刚刚获批在境内设立的摩根大通等超过20家证券公司3月先后发布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公告。


记者通过对比招聘公告发现,投资顾问及理财顾问成为此次招聘中的热门岗位,如华泰证券将校招主题定位为“十城百校、千人投顾”;东方证券在上海、广州、成都、深圳、许昌等多地招聘理财顾问和财富顾问。有观点认为,经纪业务人员的大幅扩张是在为传统证券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夯实发展基础。



去年末券商资管规模为14.11万亿

较上年降幅达18.3%


有分析师指出,受监管影响,上市券商无论是以通道为主的定向资管业务,还是包含大集合产品的集合资管业务规模均有所下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018年证券行业资管业务净收入275亿,同比减少11.4%,2018年末资管规模为14.11万亿,较2017年下降3.15万亿,降幅达18.3%。


根据基金业协会公开披露的数据,2018年末定向资管规模为11万亿,同比下降3.4万亿,集合资管规模为1.9万亿,同比下降0.2万亿。


而据基金业协会公布的券商资管私募主动管理规模显示,前三名分别为中信证券(6021亿元)、国泰君安(3099亿元)和广发证券(2606亿元)。


申万宏源分析师指出,2018年大部分券商资管的主动管理规模有所下滑,主要受到资管新规和权益市场调整影响,其中规模下滑较大的是广发证券,主要原因是根据监管要求对大集合业务进行调整,因此规模下降较快。东方证券资管业务主动管理能力强,其中公募业务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在基金业协会整理的数据未包含公募业务,因此主动管理规模排名略靠后。


从已公布年报的上市券商资管业务结构来看,招商证券、中信建投和海通证券集合资管规模显著增长,增速分别为180%、38%和19%,国金证券、第一创业和国海证券集合资管规模下滑较多,下滑幅度为73%、64%和38%;定向资管规模普遍下滑,截至目前,下滑幅度最大的是中原证券、国金证券和广发证券,下滑幅度分别为61%、36%和32%。



机构预测:

2019年券商业绩进一步超预期


2018年,券商在寒冬中谋求转型与发展,2019年券商行业会进入一片新天地吗?


申万宏源分析师认为,2019年证券行业出现拐点,资本市场改革政策密集落地,券商估值提升的逻辑不断得到验证。同时,春节后1月社融数据超预期显著改善市场风险偏好,市场成交活跃度不断提高,近日成交金额再次突破万亿,机构建议密切关注2019年券商业绩进一步超预期的可能。


天风证券分析师也在研报中指出,证券业业绩低点或已过,政策环境持续改善。2019年券商基本面改善:资本市场改革与政策纠偏+投行和直投业务增长+融资成本下行+股权质押业务纾困+集中度提升+股票市场处于底部+高Beta。


方正证券分析师预测,综合券商业务改善情况,预计今年券商营业收入将有望实现约50%增长,而减值损失减少、资本运用效率的提高将进一步减少成本支出,预计利润将有望实现60%-80%左右增长。其中具备资源与资金优势的大券商受政策红利推动将抢跑机构业务赛道,而小券商经纪业务、自营业务占比高,去年受信用业务减值损失拖累业绩大幅下滑,今年以来的牛市行情迅速改善以上业务。


新京报记者 张思源 编辑 王宇 校对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