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资本市场频频爆雷,康美药业近300亿元“会计差错”,康得新122亿元不翼而飞,家家爆出特大号“地雷”。能否打赢这场“扫雷”战役,已经关乎到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和投资者的持股信心。

   

    类似康美药业、康得新出现的“爆雷”闹剧并非是偶然发生的,本质上是上市公司治理方面出现了问题,加上监管力度不足,违法成本过低,导致上市公司对法律法规缺乏畏惧感,敢于造假。

   

    目前,上市公司造假形式呈现多样化。除了康美药业、康得新在货币资金上做手脚外,在并购重组中出现的商誉减值也成为重要的造假雷区之一。今年以来,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在公告2018年度业绩预告时,将此前的“业绩预盈”突变为“业绩巨亏”,而“商誉减值”就是上市公司业绩“大变脸”所通用的手段之一。例如,欧菲光此前预计2018年度业绩盈利19亿元,后来却变脸为“业绩巨亏7亿元”,理由就是“计提巨额资产减值”。

   

    上市公司“爆雷”后,除了自身声誉受影响外,二级市场投资者更是直接成为买单方。不管是康美药业、康得新,还是欧菲光,在东窗事发后,股价下跌都是主旋律。其中,康美药业披露“会计差错”更正公告后,股价曾连续5个交易日报收“一”字跌停,投资者损失惨重。面对这样的“爆雷”方式,普通投资者如何不心生恐惧?

   

    上市公司频繁爆雷,不仅对资本市场诚信是一大打击,也会波及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动摇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信心,最终形成“多输”的局面。因此,如何防范和治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防“雷”于未然,显得尤为必要。笔者以为,针对“防雷”“扫雷”问题,必须要标本兼治,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首先,需要强化上市公司信披管理制度,提升披露的质量与水平。上市公司“爆雷”,表面上看似“突然”,实际上早有端倪。例如,康美药业3年财务造假,才导致“纸里包不住火”,才选择以“更正会计差错”的方式来掩盖此前的造假行为,结果却是欲盖弥彰。

   

    其次,强化对中介机构与相关人员的监管力度。在康美药业爆出的300亿元“会计差错”事件、年初上市公司频现商誉爆雷现象中,中介机构均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未能勤勉尽责,没有履行好“看门人”的职责。在审计上,无法发现问题;在并购上,为标的资产给出不合理的高估值。对于这类涉嫌违法违规的中介机构及相关人员,就应该予以严惩,最好实行“一票否决”制,撤销其行业资质或从业资格。

   

    其三,大幅提高违法违规成本,早日出台集体诉讼机制。资本市场频繁“爆雷”,主要源于违规成本太低,助长了造假者的气焰。近年来,已出现多起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恶劣案例,但最终均是一罚了之,对违法违规者难以产生真正的威慑力。建议监管部门大幅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并早日出台集体诉讼机制,让违规违法者得不偿失,这样才能形成最大的震慑力。

   

    其四,维护中小投资者权益。上市公司造假“爆雷”,投资者却无辜买单,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与资本市场崇尚的“三公”原则相违背。在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在提升违法违规者的成本,进一步达到严惩造假“埋雷者”的目的。

   

    第五,最重要的是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治理水平,这才是根本。康美药业、康得新等公司的“爆雷”闹剧,本质上是上市公司治理方面出现了问题,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治理水平低下的具体表现。好在新修订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已经出台,说明以证监会为代表的监管层已经意识到上市公司治理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如果将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与治理水平挂钩,应该会对上市公司治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曹中铭(财经评论人) 编辑 汪世军 校对 范锦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