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高级副总裁向海龙离职半个月后,百度宣布任命王海峰为CTO(首席技术官)。


“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ACL历史上首位出任过主席的华人”“ ACL亚太分会AACL创始主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首届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唯一获奖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李彦宏在百度全员内部信中罗列了王海峰获得的种种头衔和奖励,显示出百度决策者对这位技术型高管的殷殷期待。


图片来源:百度官方微博


其实,在此之前,这一职务已经空缺10年。如果说负责信息流业务的沈抖接替向海龙是百度的转危为安之策,那么身为AI“技术大牛”的王海峰此番任职,则意味着百度已决心将未来押注于AI赛道。


决战AI时代战略未变,“技术大牛”上任CTO


5月17日,推迟了近一个月公布的百度2019年一季报录得3.27亿元亏损。这是百度2005年在美股上市以来第一次出现亏损。不及预期的业绩引发股价在两天内暴跌超过20%,百度现今的市值与美团、京东大致持平,仅相当于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十分之一。虽然百度“掉队”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但其下坠的速度还是让投资者们有些措手不及。


而同一天,原高级副总裁、百度搜索公司原总经理向海龙突然离任,更是给百度带来了一场剧烈的人事地震。据《财经》报道,近三个月里,百度已经有3位副总裁和1位执行总监先后辞职,其中有三人都是百度搜索公司管理层。负责信息流业务的沈抖接棒向海龙,明确地体现出百度目前的转型意图:减轻搜索广告依赖,全面拥抱信息流。但是,这显然不是百度大变局的全部。


多位百度内部员工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信息流业务虽然可以缓解百度的业绩压力,但想象空间依旧有限,百度要想重回BAT的地位,需要的是一条全新的赛道。


推行改革失败、在去年挂冠而去的原百度集团总裁兼COO陆奇,给百度留下了“夯实移动基础、决战AI时代”的发展战略。面对内部重回搜索广告老路的担心,李彦宏曾在内部沟通会上明确表示,这个战略不会变。如今,与战略相配套的人事安排也正式出炉:移动基础在沈抖,AI时代靠王海峰。


这位哈工大毕业生自从2010年加入百度后,历任高级科学家、基础技术首席科学家、副总裁、高级副总裁,除了为百度创立多个技术部门外,还先后负责了搜索、信息流、手机百度、度秘等多款用户产品的技术。可以说,王海峰既是一个基础“技术大牛”,也为百度核心产品线立下了汗马功劳。


2018年底,王海峰就已经是百度AI技术平台体系(AIG)和基础技术体系(TG)总负责人。因此,王海峰此次被任命为百度CTO可谓是顺理成章。


备战AI赛道,变现能力仍存较大不确定性


在百度此前19年的历史里,只有过两任CTO,分别是“百度七剑客”之一的刘建国和曾任华为终端副总裁的“天才少年”李一男,而两人的任期都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左右。其中,李一男卸任于2010年1月,同年,谷歌宣布将大中华区的搜索服务器搬迁至中国香港。没有了谷歌的竞争,百度成为中国大陆搜索市场上一家独大的霸主,也收获了与腾讯、阿里并驾齐驱的行业地位。


然而,仿佛是一种“资源诅咒”,百度在靠搜索广告“躺着赚钱”的同时,也在慢慢损耗着自己的产品能力和组织活力。在向移动互联网的转型中,百度没有做出一款微信、支付宝级别的APP,对外战略投资也鲜少获得成功。当搜索引擎从互联网的大门变成一个不起眼的门洞之时,百度便无可避免地陷入“流量不足-过度商业化-用户体验下降-用户进一步流失”的恶性循环中来。


即便如此,百度依然拥有大多数互联网企业无法企及的技术储备和潜力。在陆奇掌舵期间,百度的市值一度上探到近千亿美元,投资者对百度在AI时代大有作为的预期功不可没。


如今,被誉为“工业界顶尖的人工智能研究者”的王海峰上任CTO,标志着百度最终下定了靠AI技术翻身的决心。正如李彦宏在内部信中写的:“应对所有困难和挑战,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


不过,AI的远水能不能显然并不能解百度的近渴,这也是为何“夯实移动基础”这句话被放在了百度发展战略的前半部分。目前,百度的AI业务的重心主要在语音交互、云计算和无人驾驶三个方向,其变现能力和期限都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在AI时代真正到来并且释放出革命性的能量之前,百度还要靠着沈抖和他率领的信息流业务“输血”维持生命。


新京报记者 陆一夫 编辑 王进雨 欧阳怡然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