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回归教育,做我热爱的事情会让我无比兴奋和幸福。”去年9月10日,马云在名为“教师节快乐”的公开信中写道。在信中,马云宣布,一年后的2019年9月10日,自己将不再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该职位将由集团CEO张勇(花名“逍遥子”)接任。


9月10日是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是中国的教师节,也是马云和阿里巴巴的生日。1964年,马云出生在杭州的一个普通家庭。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时,马云35岁,中国互联网5岁。


这个曾经的英语老师,从1995年在赴美国“讨债”过程中阴差阳错接触了互联网之后,便一直是互联网的狂热鼓吹者。从西湖边上那个为外国游客做导游以练习英语的青葱少年,到现在与马斯克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侃侃而谈,马云的一生充满了跌宕起伏的故事,也有过不少千钧一发的抉择时刻。在这些决定的背后,是他的梦想,信念以及常人难以想象的抉择。


1998年:“我不成功,会有人成功”


“我给你们三个选择:第一,我推荐你们去雅虎,待遇福利都不错;第二,我推荐你们去新浪、搜狐,待遇福利也都很好;第三,你们跟我回杭州创业,一开始工资每个月500元,住的地方离公司还不能超过5分钟车程,你们自己想想,看决定怎么做吧。”


在2005年接受杨澜专访时,马云对自己当时说的那番话依然记忆犹新。在北京,1998年的一个晚上,马云把自己从杭州带来的团队叫到自己的房间,摊牌了。当时,马云是原外经贸部下属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国富通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然而,身处编制之中,马云的想法常常与领导相左,这让他感到难以施展拳脚。如果继续耗在这里,自己可能要错过很多机会。


但是,如果离开这里,不仅意味着要辞去公职,过去一年多的心血也都将打水漂,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在北京,这个12人的小团队一直挤在外经贸部的集体宿舍里,每天挤着公交车,早出晚归,苦中作乐,好不容易才有了些成果。


当着团队全体成员的面,马云摊牌的语气显得似乎胜券在握,但所有人都明白,创业的难度有多大。在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资料中,车子行驶在亮着红色霓虹灯的夜色中,马云坐在后排,声音中不见了公开场合讲话时的慷慨激昂,反而有一丝悲壮,“一切得从头开启,失败了也无所谓,至少我把一个概念告诉了别人。”马云望着窗外,“我不成功,会有人成功的。”


马云想要告诉别人的概念,叫互联网。财经作家张燕在她的著作《马云:我的世界永不言败》(以下简称“《马云》”)中讲述了马云最初遇到互联网的故事。1995年,主业是英语老师的马云受托去美国讨要一笔合同金。一番险象环生的经历之后,他在西雅图第一次认识到了互联网,并为自己的海博翻译社建立了网站。简陋的页面上介绍了翻译社的情况,写了价钱和联系方式。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然而,出乎马云意料的是,网站建好的一天之内,他就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5封电子邮件,有美国的,有日本的,还有欧洲的。这让马云十分兴奋。将国内企业资料搜集起来,在网上向全球发布、帮助他们在全世界做生意的想法就这样在他心里产生了。


在上世纪末,整个中国知道互联网是个什么东西的人不算太多,而真正上过互联网的人就更少了。“那时候真可以说是惨不忍睹啊,就跟骗子似的。”马云回忆起做“中国黄页”的经历时说道。


“中国黄页”是马云在阿里巴巴之前创办的网站,功能主要是将企业信息放到互联网上。《马云》一书中讲到,杭州望湖宾馆是中国黄页最早的几个客户之一。为了给望湖宾馆建立网站,马云需要将宾馆的资料用快件寄到美国,由美国的技术人员将信息登入网页。美国公司将东西做好后,再将网页打印下来,寄回国内。如果老板不相信,马云还得让老板打电话到美国公司,问清楚确实上网了,才能付费。


不过,一向跟着马云走南闯北的团队成员,并没有花多久的时间思考,便决心跟随马云一起回杭州。马云告诉杨澜,本来给了他们三天时间考虑,但是他们出去商量了三分钟就下定了决心。不过,这个年轻的团队将要面对的市场,对互联网依然充满了无知和疑虑。而他们的心里,也充满了迷茫和不知所措。离开北京前,他们一起去爬了长城。站在城垣之上,望着远方的景色,终于有人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


2000年:“我是不是一个坏人?”


“波特,我能问你个问题吗?”电话接通时,波特•埃里斯曼听到电话另一头的马云声音在颤抖,似乎还有些抽噎,心里不禁感到惊讶。


“没问题,杰克,怎么了?”埃里斯曼回答道。彼时,埃里斯曼是阿里巴巴的美籍雇员,职务是负责海外媒体关系和市场的副总裁。离开阿里巴巴后,他征得马云同意,出品了讲述马云和阿里巴巴故事的纪录片《扬子江的大鳄》和书籍《阿里传》。


“我是不是个坏人?”马云问,“很多员工给我打电话,他们对我辞退员工很生气。我知道是我的错误,做了那些决定。现在每个人都对我发火。你认为我做了这些,我就是个坏人吗?”


马云提到的辞退员工的事情,就发生在几天之前。马云和副总裁埃里斯曼一起,解雇了阿里巴巴美国办公室一半的职员。2000年下半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原本一路向好的形势急转直下。此前,公司经历了急速的扩张,一度在组织上产生了混乱。为了便于阿里巴巴在海外打出名气,进行国际化运营,公司还在美国硅谷设立了一办公室,高薪招募了不少外籍员工。很快,马云就发现,过度扩张的结果,将会给运营带来困难,甚至会拖垮公司。


埃里斯曼的《阿里传》写道,为了吸引用户,阿里巴巴采用了免费入驻的商业模式。而要活下去,就必须为阿里巴巴找到盈利的办法。2001年春天,刚组建的销售团队决定试运营一个新产品China Supplier。大约花费2000美元,中国出口商们就可以获得比普通会员更好的公司简介、在列表中放置更多的产品并在搜索结果中获得优先显示。


为了向中小企业主们推介阿里巴巴和它的China Supplier服务,马云像孔夫子周游列国似的,在东部沿海地区举办会员活动,向生产商、出口商和贸易公司进行宣讲。


埃里斯曼回忆称,会员活动的模式很简单,吸引参会者主要靠马云的名气。马云一般会先做一个关于电子商务未来和小企业如何从中获益的演讲,接着由埃里斯曼出场,讲讲阿里巴巴在海外的声誉和影响力。再然后,新加入的当地销售员工会上台,介绍新推出的China Supplier业务会员享有的具体产品和服务。


如今在一些公开的视频资料中还可以看到,在一家酒店的会议厅里,印着“把电子商务还给商人——以商会友见面会”的橙色展板前,马云身穿米色休闲裤和白色衬衫,外面套着一件深色V领毛衣,谈论着电子商务和阿里巴巴。台下,来自中小企业的老板们,有些在神情专注地记着笔记,有些则用怀疑的眼神,看着这个其貌不扬的男人为互联网布道。


金华下属的永康是一个县级市,但是以众多的电动车生产商闻名,宁波的一次性打火机也形成了产业集群……“每个城市都有一个生产商集群,拥有各自的特长。”随着一个城市接着一个城市的路演,销售额开始不断提升。活动开始在小酒店举办,几个月后会场就搬到当地的五星级酒店会议中心,参会人数也达到了数百人。


“每站路演,当地媒体都会报道阿里巴巴带动的这一趋势。我们逐一说服了中国商人走上电子商务之路。”埃里斯曼回忆道。到年底,阿里巴巴的营收终于超过了成本,实现了历史上的首次盈利。


2003年:“我们准备向eBay宣战”


2003年4月14日,阿里巴巴投资部总经理孙彤宇和其他几名员工被马云叫到了办公室。在办公室里,马云拿出一沓写着密密麻麻的英文的合同,告诉他们,公司有一件秘密的任务要他们去完成。如果不愿意,现在就可以离开办公室,如果愿意,就要在合同上签字,不能像包括自己家人和其他阿里员工在内的任何人透露此事。


马云说完后,所有人都直接拿起合同,看都不看,翻到签字页,写上了自己的名字。他们将要回到阿里巴巴的发源地——马云在杭州湖畔花园小区的公寓里,开发阿里自己的C2C电子商务网站:淘宝。马云不止一次在访谈中讲到这个颇具戏剧性的场景。


对于一直做B2B生意的阿里巴巴来说,做C2C业务,不是为了进攻,而是为了防守。彼时,中国C2C领域的先行者是同为杭州人的邵亦波创办的易趣。而总部位于硅谷的eBay,则是全球第一家也是当时最大的一家电子商务企业。eBay先是在2002年以3000万美元购买了易趣33%的股份,又在2003年以1.5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易趣剩下的股份,正式进军中国电子商务市场。


“如果我不采取任何行动,三五年以后等到eBay进入B2B市场,它的钱比我们多,资源比我们多,全球品牌比我们强,到那个时候对阿里巴巴来说,就是一场灾难。”马云在一次演讲中说道。于是,他决定以攻为守,做C2C业务,而且将目标直接指向了eBay,而非其中国子公司易趣。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此时易趣在国内已经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eBay在全球的实力也远非阿里巴巴可比。在马云秘密开发淘宝之时,埃里斯曼曾经去过一次马云的湖畔花园公寓。那是一个傍晚,公寓里几乎没人,只有两位程序员在地板上休息。一位工程师吸溜着面条从厨房里走出来,告诉他小区停电了,大伙儿都回家休息了。埃里斯曼想到,此刻远在硅谷的eBay团队,很可能在装有空调的现代总部里工作,连排的服务器全力运转,而阿里巴巴却连电力的稳定供应都成问题。


马云的秘密武器,是后来被无数互联网企业验证的商业模式:免费。从上线的第一天起,淘宝就宣布“三年免费”,商家在淘宝开设店铺、销售产品,都无需向平台支付费用。而eBay易趣则按照其在国际上的惯例,向商家收取一定额度的服务费。“我们知道花钱和烧钱的区别,我们也知道费尽心机去赚小钱和将来水到渠成规模盈利之间的选择。”面对质疑者,马云不慌不忙地说道。


这也许是在互联网行业内,中国企业与国际巨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eBay多次表示,免费不是一种商业模式,并预言淘宝最多只能支撑18个月就会倒闭。然而到2005年,淘宝已经占据了中国本土C2C电子商务57.1%的份额,并宣布在未来三年继续免费。马云这条在长江里的扬子鳄,在主场战胜了eBay这个大海中的鲨鱼。


2011年:“绝对不能犯原则上妥协的错误”


“过去的一个多月,我很痛苦,很纠结,很愤怒……但这是我们成长中的痛苦,是我们发展中必须付出的代价,很痛!但是,我们别无选择!我们不是一家不会犯错误的公司,我们可能经常在未来判断上犯错误,但绝对不能犯原则上妥协的错误。”在2011年初的这封内部邮件中,马云的口吻罕见地严厉,“如果今天我们没有面对现实、勇于担当和刮骨疗伤的勇气,阿里将不再是阿里,坚持102年的梦想和使命就成了一句空话和笑话!”


让马云陷入“最艰难的一个月”的,是阿里巴巴历史上最大的危机之一——“黑名单事件”。2010年底,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创始人蒋芳被调去管理中供的诚信安全。中供(China Supplier)正是当年让阿里巴巴扭亏为盈的核心业务。“中供铁军”强大的销售能力,后来也一直是支撑阿里业绩的顶梁柱。


很快,蒋芳发现,问题比她预想的要严重得多。“……2010年跑来投诉中供是骗子的买家每个月比2008年翻了20倍!还查到有些销售,一个人就签进来好几十家骗子公司,甚至还一手拿公司的佣金,一手拿骗子的贿赂!”她在一封工作邮件中写道。


在调查环节中,蒋芳等人发现,B2B公司直销团队的一些员工,为了追求高业绩高收入,故意或者疏忽而导致一些涉嫌欺诈的公司加入阿里巴巴平台。先后有近百名销售人员被认为负有直接责任。事态发展到最后,直接导致了公司CEO卫哲、COO李旭晖引咎辞职。


巨大的争议将阿里巴巴推上风口浪尖。有关“内斗”的传闻风传不止。马云也不得不在多个场合出来解释:“外面的版本太多了。因为大家都认为价值观只是贴在墙上,自己不诚信的人,永远不相信别人会为诚信付出代价。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出来了,哪有这么复杂?”


随着争议渐渐远去,马云对于“价值观”的强调却没有停止,反而越发坚定。马云在演讲中指出,从2003年开始,阿里巴巴每个季度对员工的考核中,纵坐标是业绩,横坐标是价值观,二者各占50%。阿里巴巴的“价值观考核”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堪称特立独行。在《阿里局:中供系英雄志》一书中,作者、前财经媒体人和阳指出,马云以近乎残酷的方式,不断清除不认同阿里价值观的成员,维持队伍的纯洁性,这种很“不互联网”的管理方式,在饱受批评的同时,也让阿里成为中国最成功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美团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慧文曾经说过,新经济公司组织能力过关的,只有阿里。这个说法代表了许多人的认识。去年,在湖畔大学的一次讲话中,马云也提到,“这么多年以后,我才发现企业要壮大,实际在于对人才、人性的把握,产品最多只在战术级。我最骄傲的不是商业模式,而是人才梯队、组织建设还有文化。”


2018年:“我们已经变成一家真正使命愿景驱动的企业”


没有人知道,马云辞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想法是何时产生的。但是在2018年9月10日的那封名为“教师节快乐”的公开信中,马云写道,“这是我深思熟虑、认真准备了10年的计划。”


尽管如此,消息宣布后的周一,美股开盘,阿里巴巴股价低开低走,截至收盘,阿里巴巴股价下跌3.71%,报156.34美元,市值跌破4000亿美元。离开了马云,阿里巴巴还能行吗?


“今天的阿里巴巴最了不起的不是它的业务、规模和已经取得的成绩,最了不起的是我们已经变成了一家真正使命愿景驱动的企业。我们创建的新型合伙人机制,我们独特的文化和良将如潮的人才梯队,为公司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事实上,自2013年我交棒CEO开始,我们已经靠这样的机制顺利运转了5年。”马云写道。


2013年1月15日,马云向员工发出内部邮件称,从5月10日起不再担任集团CEO一职,将全力以赴做好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全职工作。辞任后,马云将主要负责阿里董事局的战略决策,协助CEO做好组织文化和人才的培养等。集团首席数据官陆兆禧将接任阿里巴巴集团CEO一职。


在上市前夕选择卸任阿里巴巴CEO,让无数人为马云和阿里巴巴捏了一把汗。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创造了全球最大规模IPO。随后的几年里,阿里巴巴也继续展现出活力。


马云在阿里巴巴的职务越来越少,但他的影响却伴随着制度与文化,深深根植在阿里巴巴。卸任董事局主席后,马云还将继续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这一特殊的制度安排还将让马云对阿里巴巴有足够的控制力。接下来是接任者张勇的上场时间了。


2008年阿里巴巴年会上,马云在演讲中讲道,“我们必须坚守我们的承诺。现在你们开始有了一点钱,有了一些名气。但是,不要因为别人对你看法的改变而改变自己。不要因为有钱了就改变自己。因为有一种东西是永远不会改变的,那就是我们的梦想、我们的价值观和我们的承诺。”随着马云卸任董事局主席,马云老师曾经耳提面命的学生们,正在迎来一场大考。


新京报见习记者 许诺 记者 陈维城 编辑 徐超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