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暴发,给中国社会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几乎所有人的生活都受到影响。需要注意的是,一些人群遭受的冲击更加严重,面临着很大的生活困难或经营困难或心理压力,单纯依靠他们自己的力量难以走出困境,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同情和支持。他们是疫情冲击下涌现的特殊困难群体,虽然这种困难状态可能只是临时的,但是,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帮助扶持,疫情冲击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可能是长期的。在疫情持续、企业复工、民工进城、人群聚集的背景下,相关问题更加紧迫。从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发展理念出发,社会各界需要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这些“临时困难群体”的所需所急所盼。


从学术的角度来看,疫情冲击下涌现的“临时困难群体”有明显的“脆弱性”,是一种“准弱势群体”。


社会弱势群体(social vulnerable groups)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经济学家、政治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从不同视角给出了很不相同的定义。从社会政策的角度,通常将城乡贫困人口、下岗失业人员、残障人士、缺乏社会保障的农民工、需要照顾的老年人等视为弱势群体。在这里,我们将弱势群体理解为在社会生活中比较脆弱、难以像正常人那样去化解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或者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方面处于弱势、易受伤害的人所构成的群体。在这个意义上,弱势群体具有相对性和场景性,在特定条件下,一些原本生活正常甚至是“生活中的强者”的人可能突然处于弱势地位,例如,遭受自然灾害的灾民一夜之间就可能成为弱势群体,另外,面对不合理的法规和仇富心理,一些企业家一度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


与汶川地震不同,这次发源于湖北武汉的疫情对社会生活造成的冲击是多方面的。地震灾害在有限的时空中展开,灾区是局部的,灾情持续的时间是短暂的(即使有余震也不会多久),这种纯自然灾害往往会唤起人们的同情心,增强群体之间的凝聚力。但是,传染病疫情暴发后,在空间上可以扩展到全球,在时间上难以确定何时终止,感染病毒者不仅是受害者,又成为传染源,人们对患者或疑似患者既同情又害怕,疫情唤起的不仅有同情心,也有误解、猜忌甚至敌意,疫情引发的一些不良社会情绪和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可能对原有的社会关系造成明显的破坏,带来临时的社会分化,导致几类“临时困难群体”或准弱势群体的涌现。从近几天的社会新闻中,我们可以梳理出以下几个群体:


1) “疫情患者”群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属群体。他们不仅要承受疾病带来的身体折磨和心理恐慌,还要面对可能的社会排斥和歧视。社会大众对疾病的恐慌可能转化为对这些患者的疏离甚至敌意。即使康复以后,周边人的疏离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2) “疫区人”群体:大疫区是湖北(尤其是武汉),小疫区则是发现病毒感染病例的小区或单位,例如,微信中流传着一份北京市各区有感染病例的居民小区名单,虽然只有一两个病例,但是这些小区的人无形中被贴上“危险人群”的标签。这个群体中,绝大多数是健康的,却因为地域的原因被标签化,另外,他们中一些人可能因为严密的防控措施而被要求居家隔离,一些地方在“疫区人”或到过疫区的人的家门口贴上醒目的提示牌。在非常时期,这些措施情有可原,但是,其副作用需要关注并采取跟进的对策。


3) “权益受限者”群体:为了防控,一些地方采取区域管制措施,但是在执行中被简单化为封城封路封小区,使得一些家在外地,春节后回工作地的人,遭遇了因为无本地户口不能进城、因为不是户主不能进入租住小区的困难。他们在工作地可能有很体面的工作很稳定的收入,本来是当地的建设者和纳税人,却因为没有当地的户口本或房本而受到差别对待,被当作边缘人。


4) “无口罩者”群体:一夜之间,口罩成为最紧俏的抢手货,网上商城与实体店都已经断货。一些人在疫情初期没有准备,等到想起来买口罩时已经为时已晚。现在正值疫情高峰期,没有口罩,几乎无法出门,不仅自己提心吊胆,而且会招来他人异样的目光,不少地方的公共交通已经拒绝不戴口罩者搭乘。


5) 有企业倒闭风险的企业主群体:疫情造成一些企业经营惨淡,餐饮、旅游、酒店、娱乐等服务类企业大面积停业。一些地方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要求企业给无法复工的员工正常支付工资,进一步加重了企业负担。一些中小企业可能最终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其经营者忧心忡忡。


6) 有失业风险的劳动者群体:中小企业倒闭必然带来普通打工者的失业,收入来源中断后,生活困难在所难免,贫困人口可能会增加。


这次疫情波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受影响的人口众多,因此,上述六个“临时困难群体”的规模都不小。如果他们的困难不能及时得到重视和解决,不仅影响他们自己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而且可能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会影响社会和谐与社会稳定。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呼吁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疫情冲击给特定群体带来的困难和压力,落实公正和谐、文明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倡导群际沟通与相互理解,采取实际措施来善待受灾者、善待灾区人、善待“外地人”、善待受困者,尽力扶持遭遇困难的中小企业经营者及劳动者,制定有效的社会政策来淡化群体分化、化解可能的群际冲突。在防控疫情的过程中,各地都采取了非常系统、非常细致的行动方案,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果我们能够借鉴这种做法,同样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来帮助上述六种群体,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化解矛盾。令人欣慰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来帮扶临时困难群体。例如,苏州市政府出台了十条政策意见,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鹤壁市鹤山区委提出“隔离不疏离,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武汉返乡人员”并采取了切实的行动。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群策群力,积极帮扶,例如,对“无口罩者”群体的困难,一方面可以通过居委会、单位定量配给的方式来救急,另一方面可以号召亲友之间、同事之间、邻居之间、微信好友之间相互分享来帮忙。


我们相信,只要各级政府真正以人民为中心,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排忧解难,只要社会各界达成广泛的共识,相互包容相互扶持,就一定能够克服目前的困难,不仅取得防控疫情的胜利,而且可以化危为机,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果真如此,上述六个“新弱势群体”就只是一种临时的存在,他们都会转化为更热爱国家、更信任政府、更友善待人、更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的生力军。


文/彭泗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京报编辑 陈莉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