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持续推进,一批重大建设项目也在开始加速推进,经济“战疫”枪声打响。


2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要聚焦重点领域,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加快推动建设一批重大项目。


作为位列世界五百强第97位的世界最大民营建筑企业,太平洋建设的生产经营状况备受关注。


“我们做基建这么多年,海啸也好,地震也好,始终都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严昊接受新京报专访时表示,目前集团在全国范围内百分之八九十的项目都处于停工状态,但他数次强调,“办法总比困难多”。


近期以来,太平洋建设强化了和地方政府的沟通,在广东、湖南、广西一些条件符合的地区陆续已经有部分项目取得复工许可。


“有信心在今年继续实现两位数增长”,严昊称,疫情之后,国家可能会考虑加强基建拉动投资,希望能在这个前提下给民企更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机会。


同题问答:


新京报: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严昊:现在最大的困难,我觉得就是一线现场生产的复工,其他我们目前觉得没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


新京报:最期待的帮助和扶持是什么?


严昊:我们最希望得到的扶持是在基建行业中能够给我们民企一个公开公平、市场主导的环境,不仅是这个时期。基建行业还是国企与央企相对垄断的行业,疫情之后,国家可能会考虑加强基建拉动投资,希望能在这个前提下给民企更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机会。


新京报:目前来看,疫情对太平洋建设的影响大吗?


严昊:影响肯定是有,但是目前说我觉得还谈不上是根本性影响。根据行业多年规律,基建行业就时间点来说,一季度的春节假期以及很多地方项目本身冬季未达到施工条件,加上春节后上下游材料供应等各方面物流运输需要恢复的过程,所以生产效率和产值的高峰期往往是下半年。


就目前来看,即使二月份以及一季度是亏损的,对我们全年总量来讲影响不是很大。如果三月份经营生产能够逐步稳定恢复起来,我认为对我们的影响还是有限的,我们还是有信心保证完成今年全年的目标计划的。


新京报:太平洋建设今年的全年目标计划是?


严昊:我们2019年较2018年实现了两位数增长,计划今年较2019年还是实现两位数增长。


新京报:作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民营基建企业,太平洋建设旗下项目的停复工情况如何?


严昊:疫情防控主要影响的还是复工问题,包括人员流动限制下一线工作者无法到位。太平洋建设一直以来的主业是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我们所有的效益肯定来自于一线的生产,一线不能复工意味着没有效益来源。


往年到正月初十,我们中部和南方的项目人员就陆续到齐开始复工了,如果不受天气影响,正月下旬复工率基本上可以达到百分之八九十。目前我们全国范围内百分八九十的项目还处在停工状态。


之前谈到基建行业往往产值高峰是下半年。就现在2月来说,我们整体规划人员复工出行的目的也是为接下来的三四五月份做准备。就像启动汽车,是从低功率转到高速运转,行业也有周期性。目前我们在这样低速运转去进入状态的时候,还是会受制于疫情影响。


这两天我们强化了和地方政府的沟通,在广东、湖南、广西一些条件符合的地区陆续有小部分项目取得了复工许可。


新京报:目前国家层面,提出了重点项目要尽早开工。对太平洋建设来说,获得复工同意的项目是已经可以进入施工了吗?


严昊:目前在广东、广西、湖南等地获得施工同意的小部分项目也是有条件复工,对当地政府来说,今年各地的重点项目还是需要保障的,我们在施工管理中会严格按照防疫标准做好防护措施。


其实有些地方项目虽然同意复工,但仍然受到大宗材料等物流限制,不可能今天有部分材料运到了就开工,干干停停。对此我们还是希望整体上下游能够逐渐恢复有序,企业最终还是要跟着国家这台机器运转的。


有些地方的复工审批目前重点保障高科技企业、金融企业等,基建企业可能还在排队。我们肯定会与地方政府做好充分沟通,通过我们的措施消除顾虑,强化信心,例如我们办公系统掌握有集团全部员工春节期间的行程动向,运送员工也是采取包机包车等点到点的安全措施。我们部分核心管理人员在地方同意且做好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已到了项目一线,也为复工做沟通和前期准备工作。


基层政府面对的是最复杂的一线情况。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措施保障,与地方政府共同协商按照统一科学、分层次分方式分地区的方式逐步复工。


新京报:集团旗下项目的工期是否会受影响?


严昊:工期肯定有影响,我们最近已经陆续在对不同地区的每个项目分析具体调整举措,每天密集通过信息化跟踪沟通,考虑根据不同复工时间节点可采取的不同方案。


虽然目前停工,但我们的整个运转并没有停下,针对各个项目特别是今年必须要完工的项目,根据天气人员情况进行合理微调,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保证工期。我们心态是只有反思自己的义务,没有总结他人的权利,办法总比困难多,即使有疫情影响,我们还是希望年底能圆满完成目标计划。


我们认为,太平洋建设有信心把工期赶回来,作为基建企业,在质量保证的基础上,早施工早完工早交付,可以实现更高的综合效益。同样,我们希望之后在政策层面,对于一些因为疫情实在无法赶上工期的基建企业能够有立体的考量,不是说因为疫情造成工期延误将违约责任都由企业负担,或是作为结算依据,不然可能会带来一系列政府信用金融机构信用的影响。


新京报:目前太平洋建设资金链、物流等方面是否有压力?


严昊:目前我觉得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担忧,除了一线不能像往年那样正月初十现场逐步开工,其余我觉得我们的整体运营目前都是非常可控的,包括很多企业担心的资金问题,金融机构目前还是正常向我们转贷、贷款。


我们做基建这么多年都是时刻准备好应对,海啸也好,地震也好,始终都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自身计划也是按照一年整体计划做的。


对小微企业来说,因为体量小,可能应对措施和准备基础会相对差一些,我也看到媒体报道西贝这些做餐饮大众消费的企业压力较大,毕竟他们店面要承担租金,加上员工数量多,停摆后肯定压力大。


近期我们与上下游供应商的沟通也较多,特别是一些目前面临困境的上游供应商,我们会提供扶持,比如按照今年的订货计划提前支付一部分预付款,至少这个时期得让他们挺过去。这些企业很多也是中小规模企业,受制于现金流压力,现金流一断,企业资金链就断裂了,就存活不下去了。


物流这块,我们作为企业肯定没有办法大面积干预,只能根据各个地方情况去想应对办法,整体恢复肯定要等到全面经济运营起来,原材料供应这些物流运输才能正常,包括工地外围油料、员工餐食,如果物流不能恢复肯定都是要有影响的。


应对疫情,我觉得确实是像政策提出的,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对地方政府与我们企业来说都是考验。


新京报:应对复工问题,太平洋建设采取了哪些相应的应对举措?


严昊:我们就成立了集团关于落实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小组,由我担任组长,各个二级公司主要负责人统一任副组长,全面负责防疫工作,建立起了各级联动防控疫情,严格落实信息报备制度。同时采取多举措保障运转,包括做好疫情防控相关物资的储备工作、做好在建项目复工准备工作、统筹安排员工复工后通行方案等。


目前形势下,我们没有因为受制于人流物流影响就停摆了。从1月30日初六开始,我们陆续通过电话视频会议对全年的整体工作计划做进一步的统一完善,利用目前居家的时间将我们的目标计划进一步细化和打磨,将细节考虑到位。


现在我觉得是大家虽然脚步停下来了,但恰恰因此给我们带来思考的空间。目前的这些工作其实是确保大家正月初十大脑已经慢慢进入工作状态,这样在政策允许复工的时候,我们能够做好快速应对的思想准备。


新京报:太平洋建设员工人数众多,公开介绍显示现有多达36万名员工,集团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严昊:目前我们工资都是正常按时发放的,对员工该有的保障都是按照原先的标准,湖北员工也是工资照常发放。我们没有考虑减薪裁员,也不会考虑,一个是情怀,一个是这么多年企业文化,不会这么做。


复工方面,一旦全国各地开始复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我们接送员工都是尽量选择包机包车的方式。我们前期通过系统了解了员工春节期间的动向,可以将没有与外界密切接触的员工从安全的家集中送到项目上然后封闭管理,风险更可控


我们之前也已经要求下属各集团、各地机关提前做好疫情防控相关物资,包括口罩、消毒液、体温计等的采购工作,为节后复工员工的防护工作做好准备。


新京报记者 朱玥怡 赵毅波 编辑 徐超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