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记者(顾志娟 程维妙)5月22日,新京报举办全国“两会经济策”系列沙龙之问策中国经济,邀请政协委员对今天新鲜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解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再次谈及了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话题。他表示,财政赤字货币化在现实中早就存在,我国1997年、2007年各有一次,一次是向商业银行注资,第二次是成立中投公司,其实都是采用了赤字货币化的做法,但没有采取央行直接购买的形式,而是借道商业银行,从形式上看不是赤字货币化,但实质上是货币化,对当时的金融市场几乎没有影响。棚改其实也是赤字货币化,因为是将资金给国开行,由国开行去操作,但棚改具有很强公益性,不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行为。他认为,谈赤字货币化不仅要看形式,还要看实质,在公共领域或公共属性强的项目上,通过央行操作,尽管财政没有参与,没有过预算,但站在国家整体来看,依然是赤字货币化,只不过是比较隐形的。

  

刘尚希表示,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实施是在特定情况之下,现在也是特殊时期,有可行性,但是否做这样的选择,即必要性取决于多种因素和高层决策。与此同时,财政赤字货币化有严格的法律程序,并不是政府部门可以为所欲为,在财政预算法定化要求下,赤字货币化不是“脱缰的野马”,实际上摆在明处反而容易控制风险。除了法律的约束之外,财政还有市场的约束,市场会约束发债的规模、融资成本。

  

从理论层面看,很多国家发行了很多货币,货币存量成倍增加,但并没有出现恶性通货膨胀,这意味着传统的货币理论,特别是货币数量论,可能不完全适用于现今的情况。刘尚希认为,现在的货币不仅仅要关注数量,还要关注状态。过去观察流动性只看数量,其前提条件是货币同质化。货币数量理论中货币是同质的,但要解释现在的现象,可能同质化的假设就是不合理的,有必要调整。货币的状态尤其是持有者的状态,对流动性的影响很大。传统货币政策理论需要更新,赤字与货币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有一种新的认识,不能按照传统的理念来看待,这样可能就会“墨守成规、抱残守缺”。

  

刘尚希总结道,财政赤字货币化在实践中已经存在,理论上还可进一步探讨。因此赤字货币化可以成为未来货币政策操作中的选项之一,并不会发生“一旦开了闸门就收不住”的情况。他说:“不要将财政赤字货币化看成洪水猛兽,就像80年代讨论赤字有害无害,当时大部分观点是赤字有害,但是现在看,大多数年份都有赤字,当然赤字不是无限的,有一个度的把控,赤字货币化也有度的把控。”


记者 顾志娟 程维妙 编辑 孙勇 校对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