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许诺)7月8日,小米(01810.HK)开盘继续上涨,截至收盘达到16.1港元,涨幅达到8.93%。这一股价确立了自2018年9月份以来的新高点。在过去一周不到时间里,小米股价累涨超过20%,相比3月份的股价底部9.2港元,疫情发生以来累计股价上涨达到75%,最新市值超过3800亿港元。

自2019年四季度开始,受益于超预期增长的三、四季度业绩,以及5G普及红利预期的出现,小米进入上涨通道。股价由2019年9月低位8.28港元,上涨至疫情前第一季度的高位13港元。涨幅约60%。

但随着疫情出现,市场大盘下挫,智能手机市场产销困难,导致该轮增长期结束。到今年3月19日,小米在疫情影响下的股价下跌达到谷底,并横盘至5月份,并在10港元股价水平开启第二轮增长期。在7月3日到7月8日一周之内,股价相继突破14港元、15港元,并在今天上探至16港元以上。按照最新股价计算,小米的市值突破3800亿港元,实现市场积极预期,并进一步推动疫情后的涨势。

本交易日内,恒生指数上涨0.59%,达到26129.18点,延续了近期的上涨大势。其中小米集团在交易量上排名第五,达到52.6亿港元,仅次于腾讯控股、中芯国际、阿里巴巴和美团点评。

市场大盘的乐观预期和小米本身的业务表现两重因素叠加,让机构对小米的业绩预期也水涨船高。自2018年上市之后,一直坚持给小米“跑输大盘”评级的美银美林,在小米宣布产能恢复后的4月份,上调评级,由“跑输大市”上调至“买入”,对应目标价由9.4港元调高至14港元。

7月3日,国元证券发布研报表示,强调小米的5G红利预期不变,给出买入评级,目标价16.58港元。国元证券认为,小米凭借率先推出千元5G手机,有望拔得中低端 5G 手机市场先机,同时在AIoT领域的固有优势不变,高效的销售和独特的生态链商业模式可支撑业务继续成长。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许诺 编辑 李薇佳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