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黄鑫宇)由新京报贝壳财经主办的“中国经济新格局:乘风破浪”夏季峰会在线举行。在此次峰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就“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新征程”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中国资本市场未来改革新征程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以注册制改革为先导的整个资本市场的系列制度变革。而除了内部构建起市场化的制度外,对外开放同样重要。

“如果中国资本市场不开放,实际上改革的力度和效果将是有限的。开放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改革。”吴晓求对于开放之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新征程,首先给出这样的评价。“当然,资本市场改革与我们国家金融改革是密切相连的,它不可能孤军奋战,不可能孤独地走在前面,需要配套改革,但开放是资本市场未来的基本方向。”

在他看来, 资本市场真正的开放是来自于对投资者的开放,即中国资本市场的资产,全球的投资者、境外的投资者可以配置,这是真正的开放。“一个国家金融市场是否开放,外国投资者或境外投资者占比是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中国资本市场境外投资者或者外国投资者的投资比例大概只有3.5%左右,这个比例还是在深港通、沪港通的额度取消之后的结果。”

而3.5%的比例,吴晓求认为,对中国资本市场来说不能说是一个开放的市场。

“如果境外投资者在中国市场上投资的占比达到15%左右,我认为,这就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当然,更重要的是投资者在遵守中国法律的前提下,可以相对自由地进入中国市场投资”。从3.5%到15%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吴晓求坦然承认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金融市场在开放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即风险评估。“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我们对风险产生了深刻的记忆,总认为开放的金融风险巨大。甚至有人说亚洲金融危机也好,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也罢,都是因为过度开放带来的。”

对此,吴晓求认为,“的确,金融开放会使风险在国际间传递和蔓延。但如果不开放,中国资本市场是没有前途的,青海湖再大也就是一个青海湖、一个内陆湖,你要成为太平洋必须开放,要融入太平洋,要成为太平洋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是开放。”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黄鑫宇 编辑 李薇佳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