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REITs的脚步渐进,监管层加速推进、监管框架逐步完善。

 

9月27日,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自今年8月履新该职位以来,首次系统发言中公开表示,推动公募REITs试点,是资本市场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拼图”。

 

此前的9月22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基础设施基金网下投资者管理细则征求意见稿,从明确注册要求、规范行为、压实中介机构责任以及建立差异化的自律措施等角度提出相关要求。

 

不到一个月前的9月4日,沪深交易所发布《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REITs)业务办法》以及《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REITs)发售业务指引》(下称《指引》);深交所同时还配套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业务审核指引》。

 

此前的4月30日,中国证监会、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同时,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

 

随着公募REITs脚步渐进,首批预计何时落地?将对中国市场产生何种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REITs课题组组长、汇力基金董事长孟晓苏,为广大投资者答疑。


 

贝壳财经:推出公募REITs对中国市场有何意义?


孟晓苏:目前推出REITs试点对中国来说至少有三个特殊的重要意义。


第一,化解高负债风险,促进国内大循环。地方政府与企业的高负债给我国造成了金融风险,在中央确定的“打好三大攻坚战”之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居首位,而金融风险是需要防范与化解的首要风险。看看那些负债累累的企业与地方平台公司,其实资金就在项目里,只不过是以负债的方式存在。只要转换一个方式,通过调结构、促改革,把资金变成权益方式存在,这个金融风险就被化解了。而且REITs产品可以在资本市场上流通,是一种可交易的资本品。现在我们要推动形成国内大循环,但地方政府和企业负债太重,有的循环不起来。如果能够通过REITs形成由社会资金持有资产,同时让原有这些负债累累的机构可以变现资金、减轻负债、增强开发新项目的能力,就可以推动国内大循环的形成。


第二,推出REITs便于引进外资,促进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现在国际环境的变化使我国引进外资遇到困难。我们过去的引进外资项目多数都是“从头干起”的投资项目,我们把它叫做“绿地项目”,引入的是创业型、建厂型的“辛苦资本”。但是我们忽略了国际上还有更大的一批资本,被称为“懒惰资本”。这些资本不是来投资创业和设立工厂的,它们愿意持有已经建成的项目,它们最希望的是通过分享REITs份额来持有建成项目的权益。因为持有REITs避免了创业风险,可以稳定分红,还可以随时拿到市场上转让。这种资金包括国际养老基金、保险基金与其他稳健型基金,总规模超过30万亿美元。通过设立REITs可以吸引这批外资进入,这对于目前的中国经济发展来看,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在日本和欧洲国家低利率、负利率的情况下,大量国际资本追逐稳定增值的投资项目。如果能通过投资基础设施REITs项目实现2%-4%的年收益,就能满足这些国际资本的愿望。


第三,REITs还可以在海外“一带一路”项目上发挥作用,化解潜在风险。我国推行“一带一路”计划,已在海外建成了不少项目,主要是基础设施类项目。但是过去这些项目多是通过负债建设完成的。现在很多项目到了该还债的阶段,所在国政府的欠债还不上了。其实通过海外REITs的方式,可以把这些基础设施项目转为第三方持有。刚才我已分析过,大量国际资本很看好REITs项目。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国际REITs运作,让国际资本来持有这些项目,那些债务国的负债就可以还上。这样就不必担心“一带一路”项目造成的债务国负债难于偿还了。


所以,如果把REITs作为引进外资的新途径,同时应用在“一带一路”项目中,就能有效促进国内大循环,实现国内国外双循环。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姝欣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