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新媒体时代传播的力量,还是作品本身的感染力或争议便足够掀起轩然大波。1月13日,旅美作家、学者沈睿的文章《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在微信公众号“民谣与诗”上发布。16日开始,这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形成刷屏之势。

  沈睿在文章里对余秀华的诗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称她为中国的艾米丽•迪金森。大批媒体由此闻风而来,她也被贴上了“脑瘫诗人”“农民诗人”“草根诗人”等标签。出版社也抛来橄榄枝。《华西都市报》报道,余秀华的第一本诗集将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诗人和批评家也纷纷在朋友圈、微博发声,针对余秀华的诗歌,也针对她突然爆红的现象。

  被“脑瘫”标签包裹的诗

  生于1976年的余秀华,是湖北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村民。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使其行动不便,高中毕业后赋闲在家。2009年开始写诗,代表作《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经过墓园》《摇摇晃晃的人间》等。这段简介被多家媒体在报道中使用。

  《长江商报》说,这个湖北横店村的农妇,写了16个年头的诗,终于被大众所识。不过,媒体和读者更愿意在解读她之前给她贴上“脑瘫诗人”“底层”等标签。显然,她身体上的疾病——脑瘫,引起人们的同情。

  @编剧导演鲁克似乎同意这一观点,天才的草根诗人很多,悲哀的是,他们大都没有余秀华引人注目的——残疾。

  凤凰网刊登文化批评家马小盐的文章中提到,既不是中国大众蓦然对诗歌产生了不可遏制的激情,更不是中国大众戏剧性地一夜之间提高了欣赏诗歌的水准,而是大众的慈善式享乐再度集中爆发而已。“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样的激情诗句,由一位患了脑瘫的农妇狂呼而出,性话语、疾患与低层的三重刺激,引发出大众泉水般汩汩而出的善意与悲悯。

  @纽约时报国际生活认为,也许,如果她健康,她就不会写诗了,早“穿过大半个中国”去打工了。残障将她留在村子里。

  余秀华也不喜欢被强行赋予的标签。她在博客里说:“我身份的顺序是这样的:女人、农民、诗人。这个顺序永远不会变,但如果你们在读我诗歌的时候,忘记我所有的身份,我必将尊重你。”

  余秀华的诗究竟好不好

  抛开诗人被扣上的各种帽子,就诗论诗,诗人们如何评价余秀华的诗歌?

  “余秀华有几首好诗,这已经很不容易。那些缺点存在于其不好的诗中,也存在你我不好的诗歌里。然而他们的确比我们更艰难,何必尽力一毁?” 诗人廖伟棠认为。

  诗人沈浩波说,仅就诗歌而言,余秀华写得并不好,没有艺术高度。这样的文字确实是容易流行的。这当然也挺好,只不过这种流行稍微会拉低一些诗歌的格调。不过再怎么拉低,比起轻浮的乌青体来,总还算不上丢人败兴。

  湖南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陈新文却褒奖,余秀华的诗,不玩弄高深辞藻,像是从她心里流出来的。假如她的诗写得不够好,仅是身体疾病这样的标签,最多也只是引发一些好奇或者同情。

  北师大文学院副院长、文学评论家张清华,余秀华的诗,语言表达比较有力量,有质感,有痛感,文学性也不低。就算不考虑她的身体状况,她也是位不错的诗人。

  喧嚣过后“秀华体”何去何从

  网友@秋哥722认为,“秀华体”的稀缺与清新,再加上“农民诗人”“脑瘫诗人”的符号营销,余秀华成为聚光灯下的宠儿。可是,当公众的注意力远去,“秀华体”又该何去何从?

  《新京报》的一篇人物报道提到,余秀华爆红后的几天里,她在朋友圈里说,“对诗歌而言,这样的关注度实在不应该,超过事情本身都是危险的。不管东南西北风,不管别人怎么说,姑奶奶只是写自己的诗歌,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尽量写好。呵呵,幸好这样的风刮不了多久。”

  《北京青年报》担心,余秀华最初和最高的美学都是“真”。这个“真”在余秀华这里能持续多久?人大朗诵会结束后,她写了一篇博文,在博文中她感谢了一长串的事物:具体的人和抽象的好心。那么,她接下来是否还要感谢各路媒体、TV、甚至是某些来自权力的含情脉脉的“关怀”?

  余秀华说,“不用多久,我就会回归到以前的状态。之前我的博客只有200个粉丝,现在已经有2000多了。我会有越来越多的读者,但是真正理解我的人、懂我诗的人,全世界可能只有一两个。”

  在余秀华口中没有爱情的丈夫尹世平关心的并不是她的精神世界:“你们这样捧她都是一时的,过去就没了。能不能帮她在北京找份工作啊,一个月能挣一千多块钱就行。”

  新京报新媒体 编辑 赵晶磊

  (本文首发新京报新媒体,您可以在微信中搜索公众号“新京报”,或添加微信号:bjnews_xjb了解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