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一则“我国地下水八成不能饮用”的消息引发强烈关注。此后水利部专门对此进行“辟谣”,称报道中说的水是浅层地下水,而如今的地下饮用水水源大多都是深层的。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的地下水饮用水水源质量到底怎样呢?梳理水利部、环保部以及国土资源部三方公布的数据,我们发现,前两者的数据接近,即约八成水质达标。但国土资源的数据显示,过去五年,监测点水质大约六成是差水。(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

  水利部:

  “八成地下水不能饮用”是误解

  4月5日,水利部公布《地下水动态月报》(2016年1月),报告中 “地下水水质”一项显示,Ⅳ到Ⅴ类水占80%左右。有媒体将此解读为“我国地下水八成不能饮用”。

 

  对于媒体的报道,水利部纠正说,月报里的地下水数据是浅层水源地下水监测数据,不是饮用水水源,目前地下水饮用水源主要是取自深层地下水,而且数据只是监测点的水质,不能说是“全国80%”的地下水。

  据新华社报道,水利部方面也称,目前正在编制《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4748个城镇饮用水源地中,有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1817个,水质达标率为85%。

  环保部:

  地下饮用水水源地87%达标

  地下水只是我国饮用水水源的一部分。环保部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现实,我国地下饮用水水源地中87.1%达标。到底哪些监测点水质没达标,环保部并没有同时公布。

  国土部:

  监测点六成为差水

  除了水利部,国土资源部每年也会在《国土资源公报》中公布地下水监测状况。据《南方周末》报道,国土资源部的监测点与水利部的监测点并不重合。水利部的监测点多为浅层地下水,而国土资源部的监测点多为深层地下水。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将水质从好到差分为:优良、良好、较好、较差和极差。

  梳理国土部的监测结果我们发现,从2011年至2015年,监测点中较差水和极差水相加的比例,从55%上升到61%左右,好水(优良、良好、较好)总体比例未见提升。

  这样的结果,和环保部的统计,似乎并不能相互印证。同样,《国土资源公报》中没有指出哪些监测点的水是差水。

  总体来看,地下水水质综合变化趋势以稳定为主,从2011年到2015年呈变差趋势的监测点比例增加大约4%。

  2015年的监测显示,不达标的监测点中,主要超标组分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铁、锰、“三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铵氮)、氟化物、硫酸盐等,个别监测点水质存在砷、铅、六价铬、镉等重(类)金属超标现象。

  资料来源 水利部《地下水动态月报》(2016年1月)

  国土资源部《中国国土资源公报》(2011-2015)

  南方周末、新华社、新京报、财新

  新京报新媒体编辑 陈璐 新京报制图 许英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