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韩国老人生存的艰难处境频频见诸报道。央视财经此前报道称,韩国统计厅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 2017年韩国65岁以上的老人中,有 61.8% 是本人亲自赚取生活费。截至目前,韩国今年领取到养老金的老人只占 45.6%。因此,许多韩国老人过了退休年龄依旧继续工作,政府也会定期为60岁以上老人举办“银发招聘会”,此外还有专门招收老人的“银发快递公司”。

  老龄化程度严重的日本,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据《平成 28 年版高龄社会白皮书》,2015 年,日本 60 至 64 岁的雇用者是 438 万人,65 岁以上的雇用者是 458 万人,13.5% 超过 65 岁的日本老人都在工作。

  同在东亚的中国,情况如何呢?《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显示,1990-2015 年,伴随着老年人口总量的快速增长,老年在业人口数量也在增长。不过,我国老年人口在业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2015 年中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业率为 26.82%,相比 1990 年下降了 1.73 个百分点。

  一直以来,我国男性老年人口在业率都远远高于女性老年人口。1990 年,男性老年人口在业率为 21.06%,女性老年人口在业率为 7.49%,二者之间相差近 14 个百分点。2015 年,男性老年人口在业率为 16.46%,女性老年人口在业率为 10.36%,二者之间的差距缩小了一倍以上。

  老年人更多的参与到工作中,有些是无奈之举,但同时也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退休的人越来越多,适龄工作者越来越少,各国养老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入不敷出。

  另一方面,鼓励老年人出去工作,可以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度,这也是一种“积极老龄化”策略。据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的《中小企业白皮书》,日本新创业人群就有约1/3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我国的相关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就曾表示,中国将采取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方式,来应对老龄化速度快、“未富先老”的问题。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囿于社会偏见和自身条件限制,目前大部分老年人的职业选择还不算多。

  日本总务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 年,65 岁及以上还在工作的日本老年人, 45.7% 从事农林牧渔业,从事采矿业、房地产及租赁业的分别占 25% 和 22.8% ,多属于一些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行业。

  中国的情况也类似。据《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5 年,中国 86% 以上的老年在业人口( 60 岁及以上)主要从事农业经济活动,排在之后的是制造业和建筑业。

  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我国老年人口中,过了60 岁继续工作的主要是农村的老人。《2015 年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60 岁及以上的城市老人仅有 7.24% 在工作,而在农村这一数字高达 39.22%;整体来看,老年人的在业率呈现东-中-西依次降低,在业率最高的是浙江、江苏和江西。

  这很可能是因为,城市在实行退休制度上更为严格,老年人过了退休年龄后就逐渐推出了劳动力市场。而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制度相对滞后,农村地区的老年人的退休意识也没那么强,只要身体状况允许,通常会一直从事农业劳动。

  对老年人自己来说,为什么过了退休年龄还要工作?据《关于高龄者的生活与意识的世界性比较调查》,日本、美国 60 岁以上的老人希望持续就业的理由主要是“因为想要有收入”,选择这一理由的占比分别为 49% 和 52.7%;“工作本身很有趣,可以让自己变得活力十足”是德国和瑞典的老人们工作的主要原因,这一选择分别占到 48.9% 和 54.4%。

  想要有更多收入来养老,和近年来经济生活的发展分不开。日前某调查显示,收入越高、年龄越小、居住城市越接近一线的人群,普遍认为需要更多的钱才足够养老。目前每月收入3万元以上的,77.78%的人群都认为需要500万以上来养老。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 2010 年关于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的调查,我国 60-69 岁的老人 42.6% 的经济来源是“劳动收入”,随着年龄渐长,“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将取而代之变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在老龄化势不可挡的当下,改善老年人口的就业结构,完善老年人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是很多国家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数据新闻编辑 李媛

  制图 陈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