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北京市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便利店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在 2020 年底前,全市连锁便利店门店数量将达到 6000 家以上,原则上实现每个社区有2个连锁便利店。


在2017 年底发布的《进一步优化连锁便利店发展环境的工作方案》中,这一目标还是 3000 家。此前有媒体统计,截至 2017 年年底北京品牌连锁便利店数量约为 1200 家。


此外,《措施》中还提到了 19 条详细的创新举措,包括采取共治自治方式统筹利用闲置空间资源、加大物业租金支持、缩短食品经营许可审核时长、改进食品药品经营限制等等。


这不是地方政府第一次加码扶持便利店了。早在 2014 年,上海、天津两地就发布过相关政策。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全面系统提出了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此后,浙江、北京、山东和江西等地相继发布政策加速便利店布局。


在相关政策的扶持,资本的疯狂涌入,以及消费升级、人口结构变动等催化剂作用下,2017 年中国的便利店行业销售额增速达 23%,市场规模超过 1900 亿元,门店数量增长至 10.6 万家。


尤其在全球传统零售业遇冷的当下,便利店的表现可谓一枝独秀。Euromonitor 数据显示,便利店销售额增速从 2010 年起一直保持两位数,百货和超市销售额增速从2011年起快速下降,百货在 2015、2016 年增速均为负。



从门店数量上看,易捷、昆仑好客等加油站便利店是中国便利店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其次是美宜佳、天福等地方性中资连锁便利店,全家、7-Eleven 等“日式”便利店数量并不算多。


同样的,日本的便利店文化也从未在真正意义上席卷中国大陆。在台湾,平均每约 2211 人拥有一家便利店,在日本和韩国,这一数字分别为 2226 和 1491。 而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2017 年调查的36个城市中,仅有东莞、长沙、太原、深圳这 4 座城市,一家便利店要服务的人数在 3000 以下。


在一线城市中,深圳每 2228 人、广州每 3076 人、上海每 3278 人,拥有一家便利店。而北京,每 9620 人才拥有一家便利店。此外,就算全世界都关了门,还能去便利店吃碗面,这样的场景在北京可能也算是一种奢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调查显示,北京有 44.4% 的便利店是 24 小时营业的,而上海 62.4% 的便利店提供 24 小时的服务。



这样看来,发布《措施》的北京,便利店的缺口还很大。因为发展时间较短、冬季寒冷漫长以及职住分离等原因,当其他一线城市的便利店已成为日常时,北京的便利店可能还只是年轻人的天下。


1992 年,7-Eleven 引入深圳。1996 年,上海第一家罗森开业。而直到 2004 年,7-Eleven 才进入北京。2004 年,全家在上海开了中国第一间门店。14 年过去了,全家在大陆已有 2280 间门店,其中上海有 1333 间,而北京只有 41 间。


北京市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16 年北京连锁便利店营业额为 41.13 亿元,而据上海市统计局,2016 年上海限额以上便利店零售额已达 140.25 亿元。


数据新闻编辑 李媛

制图 陈冬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