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完生命最后一程?对于肿瘤患者和家属来说,这是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尤其是在疾病进展后期,癌症诱发的各种痛苦成为摆脱不了的魔怔,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巨大的身心伤害。

 

近几年来,安宁疗护逐渐成为患者和家属开始熟知的名词,也逐渐成为他们在疾病治疗中的另一种选择,从而为疾病终末期或病笃的老年患者在临终前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但目前,人们对安宁疗护的认知仍存在误区,为此我们请来了中国抗癌协会监事会监事刘端祺教授,跟大家聊聊安宁疗护这个话题。

 

主要面向生命终末期患者

 

刘端祺介绍,安宁疗护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英国的一家医院,主要面向生命终末期的患者。

 

粗略地说,疾病的治疗可以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病因的根除性的“对因治疗”,如:消灭细菌感染、切除肿瘤、补充营养素等;另一类就是针对疾病症状的“对症治疗”,如降温、止痛、按摩、心理疏导等。对因治疗在理论上有可能“去除病根”,大家都抱着很大希望,非常重视;而 “对症治疗”则被贬斥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往往被忽视。刘端祺认为,安宁疗护理念的推广,将有利于缓解甚至解决这个矛盾,使逝者无痛苦有尊严地离世;使亲友得到慰藉和对逝者的缅怀;还可以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使其得到更合理的应用。

 

哪些症状适合进行安宁疗护?

 

刘端祺介绍,通常来说,对于临床推测生存期不超过三个月、已经出现多器官衰竭及脑出血后出现长期昏迷的患者、晚期癌症出现多处转移且无治愈希望的患者来说,“对因治疗”已经失去意义,可以考虑安宁疗护。

 

安宁疗护一般不需要特别复杂的医疗设备或医学操作,不提倡临终前气管切开插管,使用呼吸机;在患者没有要求时,也不一定强行给患者灌注食物;甚至不一定继续使用抗菌素;更没有必要向体内灌注大量液体。安宁疗护强调按照患者的意愿行事,主要提供一些细微的生活护理服务,如帮助患者止痛,预防因长期卧床可能出现的压疮、恶心、呕吐等症状,维持环境的干净和安静,为患者提供无痛舒适的生活环境,尽可能保障患者在生命最后一程无痛舒适从容,生命质量得以保证。

 

显然,肿瘤患者不是安宁疗护的唯一适合人群,长期卧床以致脑死亡的患者、心脑血管意外长期昏迷的患者、渐冻症等晚期神经元疾病的患者、重度失智失能的老年人等,在临终时都有可能成为安宁疗护的服务对象。

 

在刘端祺看来,目前国内的安宁疗护服务正处于起步阶段,“国家层面对安宁疗护的重视程度在增加,近年来针对安宁疗护病房的政策相继出台,其中包括安宁疗护病房的筹建、内部管理、医疗措施等,都进行了详细规定,对安宁疗护工作中常见的十多种‘核心症状’,也起草了相应的治疗标准。另外,在2017年建立安宁疗护示范点的基础上,今年又确定了几十个示范点,安宁疗护病房在逐渐推开。”刘端祺表示,公立医疗机构、社会资本都可以开展安宁疗护服务,这也弥补了公立医院资源不足的现状。

 

安宁疗护的三个误区

 

1 、住进安宁疗护病房=等死?

 

在很多人看来,住进安宁疗护病房就等同于等死。刘端祺表示,安宁疗护的服务对象毕竟都是难以治愈的病情危重的患者,而且老年人居多,死亡率高是一个必须直面的事实。但是,安宁疗护绝对不是安乐死。相反,让每个患者都尽可能好起来、活下来、活得好一些,是医务人员的天职,也确有一些患者在住进安宁疗护病房后,由于治疗措施得当,身体情况得到好转并恢复,又高质量地生活了不少时间,生存期限也大大超过了预估。

 

刘端祺介绍,让患者在极度痛苦中依靠器械或药物延续生命不是安宁疗护的追求,但安宁疗护也绝不允许人为地主动结束患者的生命。安宁疗护病房对患者的意义在于,能够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提升其生活质量,让患者有尊严、无痛苦、自然地离世。

 

2 、患者是否达到进入安宁疗护病房标准谁说了算?万一医生判断错误怎么办?

 

这是家属很关心的问题。刘端祺告诉记者,其实临床中对于濒临死亡的判断,是有一定标准的,“包括对检验指标、患者情况及病情发展规律等多个方面,要进行严肃谨慎的综合判断。不仅如此,决定患者是否已进入安宁疗护阶段,是由一个医护团队决定的,甚至需要全院乃至网络多学科远程会诊等,由权威团队进行综合判断,而非某个个人。”

 

3 、将老人送进安宁疗护病房等于不孝?

 

有安宁疗护需求的患者经常以老人为主,如果将老人送进安宁疗护病房“放弃抢救”,可能会被周围人视为不孝,子女也因此承受着一定的社会压力。

 

在刘端祺看来,需要明确的是,安宁疗护不是不治疗,而是一个更为适合患者病情、能让患者得到最适当的治疗!这已是国际共识。其次,提倡大家做生前预嘱,在自己病情危重临终前希望采取什么“抢救措施”有所交代,避免到时让亲友子女措手不及。患者病情的基本情况应由医生与患者个人直接交代,让患者做出判断和选择,患者本人的态度很重要。

 

刘端祺认为,很多老百姓认识到在亲人去世后大操大办,不如让亲人舒适地走完最后一程。总的来说,应更加注重患者生活质量的保障,同时鼓励更多社会机构和力量参与其中。

 

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编辑 王鹿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