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检或可提前5年测出乳腺癌

 

新华社报道,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通过血液检测分析肿瘤细胞产生的某些抗原,有望把检测出乳腺癌的时间提前到出现临床症状之前5年。

 

英国诺丁汉大学研究人员在近日英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举办的2019癌症大会上报告说,肿瘤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许多肿瘤相关抗原(TAA),通过血液检测分析某些TAA组合,可用于判断是否存在乳腺癌。在一项初步研究中,90名乳腺癌患者提供了血液样本,另有90人的样本作为对照。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利用9个TAA的组合进行分析,在乳腺癌患者样本中判断患乳腺癌的正确率为37%,在对照组样本中判断没有患乳腺癌的正确率为79%。

 

●胰腺癌恶变“元凶”被发现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虞先濬教授团队探索发现,胰腺癌细胞中一种调节细胞内糖酵解的生物分子——磷酸甘油酸激酶PGK1,能够参与抑癌基因Smad4表达阴性的胰腺癌的代谢过程,进而支持这种胰腺癌亚群的增殖及侵袭转移等恶性特征。近日,这项突破性研究在线发表在国际胃肠病学著名杂志《胃肠病》。

 

胰腺癌素有“癌症之王”的称号,是一种具有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确诊胰腺癌的患者5年生存率往往不到8%。根据科技日报报道,基于一系列研究,临床医生根据抑癌基因Smad4的表达及糖酵解激酶PGK1在癌细胞中发挥的作用,可以预测胰腺癌的发展模式及代谢特征,发现胰腺癌恶变“元凶”。

 

●日本研发人造血可保存超一年,适合任何血型

 

据日本《朝日新闻》近日报道,以日本防卫医科大学为主的日本研究团队宣布成功开发出了一种可以挽救许多人生命的人造血,这种人造血能在常温下保存1年以上,不用考虑血型不同的问题。目前,这种人造血液已经在实验兔身上实验成功。

 

科技日报报道,此次日本研究团队开发的人造血液主要由人造血小板和人造红细胞构成,是用一种叫做脂质体的细胞膜成分制成非常微小的“袋子”,然后分别往里面填入止血成分和能够运输氧的成分。专家表示,人造血可以通过“基因改造”,用基因敲除的方法,敲掉血液细胞表面的抗原,使得输血可以不用再配型。这样既能省去血型化验的麻烦,还能解决“熊猫血”等稀有血型患者的输血难题。

 

●我国科学家突破早期胚胎发育研究难点

 

日前,由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共同完成的一项体外重现非人灵长类动物胚胎原肠运动的研究,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该研究首次证明灵长类动物胚胎可以在没有母体支撑的情况下体外发育至原肠运动,为研究灵长类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建立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早期胚胎发育关乎生命本源,一直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人民日报报道,此次中国科学家利用非人灵长类动物胚胎体外培养系统,将食蟹猴囊胚体外培养至原肠运动出现,并进一步发育至受精后20天,证明体外发育的食蟹猴胚胎可以高度重现体内包括原肠运动在内的多种重要生物学事件,并重新定义了多种灵长类动物早期胚胎细胞类型。

 

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编辑 王鹿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