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

北京病例较武汉参考毒株发生突变

 

中国疾控中心对北京52例确诊病例样本的新冠病毒全基因组高通量序列测定结果显示,与武汉参考毒株NC_045512序列相比,所有样本在C241T、C3037T、C14408T、A23403G四个位点发生突变,并且在28881-28883位点发生GGG突变为AAC,符合L基因型欧洲家系分支I基因位点的突变特征。河北、天津市确诊病例样本新冠病毒全基因组高通量序列与北京病例样本的全基因组序列100%相同,同属于新型冠状病毒L基因型欧洲家系分支I。

 

中国疾控中心表示,北京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后续发生新的感染的风险较低。

 

【医疗保障】

慢病患者一次可开12周药量长处方

 

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杜鑫透露,为减少疫情期间市民到医疗机构就诊次数,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北京市相继出台慢性病长处方、互联网复诊医疗等多项举措,方便市民就医用药。

 

其中包括保障特殊治疗慢病患者用药需求,有关药品费用,医保均可按规定报销。慢性病患者一次可开12周药量长处方。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慢阻肺等病情稳定需长期服用同一类药物的患者,一次可开具不超过12周的长期处方。此外,互联网诊疗处方可持卡结算。

 

【健康探索】

多摄入十字花科蔬菜降低白内障风险

 

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发表在《流行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日常饮食中多摄入十字花科蔬菜,能降低近三成白内障发病风险。十字花科植物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大白菜、小白菜、菜花、西蓝花等。

 

研究小组以7万名45~74岁的日本居民为对象,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为期5年的追踪研究。他们从参试者摄入频度最高的138种食品中选取30种蔬菜,并根据摄入量的多少将参试者分为4个组。结果发现,十字花科蔬菜摄取最多组和最少组相比,白内障发病风险降低27%。

 

【健康提醒】

不采不食野生蘑菇是预防中毒关键

 

梅雨季节到来,蘑菇大量繁殖,每年这时候都会有关于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的报道。医生提醒, 50克新鲜有毒蘑菇即可致死,不采、不食野生蘑菇才是预防和控制毒蘑菇中毒的关键。

 

误食毒蘑菇,一般在进食后6到12小时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经对症处理可能会缓解,然而这可能是含有鹅膏毒肽的毒蕈“假愈期”的表现,随之而来的很可能是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期。如果食用野蘑菇后,出现呕吐、腹泻、发热、麻痹等可疑症状,应立即到医疗机构就诊。

 

【健康新知】

每个月吸烟超6根会增加死亡风险

 

美国医师协会发表一篇有关吸烟频率对健康影响的研究,研究人员以50.6万名美国居民为对象进行追踪随访。参试者被分为每日吸烟组(每月抽烟超过75根)、大量吸烟组(每月抽烟40~75根)、少量吸烟组(每月抽烟1~39根)、已戒烟组和不吸烟组。

 

分析结果显示,与不吸烟者相比,每日吸烟者早亡风险增加1.32倍;非每日吸烟者早亡风险增加0.82~0.93倍;每个月吸烟超过6根者,死亡风险就开始明显增加。研究人员建议,想戒烟却又难以控制烟瘾的人,不妨从每天少抽一支烟做起。

 

新京报记者 刘旭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