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

抗击新冠疫情措施或有助于预防流感

 

东京医科大学一教授表示,彻底清洁手部和戴口罩等新冠疫情应对措施或有效地预防了流感。《美国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自某地今年1月推行手部消毒和佩戴口罩等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以来,流感的发病率与过去两年相比减少64%。

 

日本富山县卫生研究所研究人员指出,流感病例的减少可能还因为存在“病毒干扰”,即一种病毒的流行可能会对其他种类的病毒流行造成阻碍的现象。瑞士的研究团队也曾在《美国流行病学杂志》上发布报告称,新冠疫情流行后,其他呼吸类流行病患者的数量有所减少。

 

【医学探索】

研究发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靶标

 

我国同济大学一研究小组在《Cell Report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指出,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活性可以促进骨生成并抑制骨吸收,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新型潜在药物靶标。

 

研究人员构建卵巢切除术诱导的骨质疏松症模型小鼠,使用高选择性Fap抑制剂(Fapi)处理,以测试Fapi是否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处理35天后,发现Fapi对Fap的抑制作用能够减弱卵巢切除术引起的骨质疏松症。与对照相比,Fapi处理小鼠的松质骨体积数量、连接密度以及矿物质沉积率和骨形成率均显著增加,骨吸收得到了抑制。

 

【用药安全】

母亲服用丙戊酸钠有损儿童神经发育

 

研究显示,服用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的孕妇生下的孩子,患上神经发育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在991名曾暴露在丙戊酸钠的法国儿童中,50名儿童(5%)在0岁到5岁期间被诊断患有神经发育疾病;在从未有过任何抗癫痫药物暴露的1710441名儿童中,只有15270名儿童(0.89%)被诊断出神经发育疾病。

 

此外,服用抗癫痫药物拉莫三嗪、卡马西平、普瑞巴林的孕妇生下的孩子患神经发育疾病的风险分别为原来的1.6倍、1.9倍、1.5倍;服用抗癫痫药物氯硝西泮、加巴喷丁、左乙拉西坦或奥卡西平的孕妇生下的孩子中,没有这种情况。

 

【健康提醒】

熬夜会减少唾液分泌,损害口腔健康

 

长期熬夜不仅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还会损害口腔健康。这是因为,长期熬夜会使唾液分泌减少,出现口干症状。唾液有清洁口腔的作用,分泌减少会使口腔卫生变差、食物残渣堆积,细菌尤其是厌氧菌大量繁殖,导致口臭。唾液含有一定的杀菌成分,分泌减少还会带来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

 

专家建议,一旦熬夜需更注重口腔卫生,可选择有抑菌功能的牙膏,在刷牙的基础上加用非处方漱口水,降低口腔内的细菌量,预防牙龈炎和龋齿。熬夜睡觉前务必刷牙,并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和食物残渣。

 

【知识更新】

睡眠不足,社交接触可能减少七成多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和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睡眠不足会影响人的社交活跃度。研究人员分析641名瑞典在职成年人的困倦感和社交活动记录时发现,人们犯困时社交接触可能减少七成或更多。

 

研究人员还发现不同时段开展社交活动与困倦感之间的关系。如果人们在上午较晚时段或下午较早时段开展较多社交活动,随后的困倦感会增加;如果晚间开展较多社交活动,困倦感会下降。在下午较晚时段开展社交活动,夜里睡的时间可能更长一些;如果晚间社交活动时间较长,夜里睡的时间就会缩短。

 

新京报记者 刘旭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