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增量土地供应的短缺与存量空间面临的改造压力,使得以“存量空间+产业运营”为内涵的城市更新模式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11月20日,在“中国城市更新(长三角)峰会暨全联房地产商会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分会2019年会”上,与会嘉宾深入探讨将更多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带入城市更新,将更有效的资本和运营方式融入城市更新。

 

城市步入了微更新、有机更新时期

 

城市更新是通过对老旧城区的综合改造,对工业、商业片区的产业激活和价值重构,从而达到提振城市产业、激发城市活力、改善居住环境的目的。

 

针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转换当中的城市更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提出,城市更新是为城市留白增绿、腾出公共活动空间的新机会;在更新过程中把握好文脉传承与更新改造的平衡;注重硬件的同时更注重软件的建设;做优增量、做活变量,给城市带来活力。

 

近年来,全国各地很多城市正在多措并举推动旧城改造。今年,上海黄浦区老旧小区改造换挡加速,统筹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和历史风貌保护,外滩、新天地、豫园、思南公馆等已成为城市更新、功能转型的典范。


上海黄浦区委书记杲云表示,近年来,黄浦持续对区域内各种形态、功能、资料、风貌和建设年代的建筑进行保留保护改造,也创造出一些探索性的成果。不过,在经历了城市大开发大建设阶段后,现在城市步入了微更新、有机更新的新时期,所以面临很多法律、法规、政策缺失的现状,面临很多难题和挑战。急需广大专家学者提供宝贵的思路和建议。

 

温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无文则介绍了城市更新中的“温州模式”,他说,温州把启动新一轮城中村改造作为城市有机更新的着力点,坚持功能先行、环境先行和基础先行,令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制定城市更新专属政策的机制值得借鉴

 

房地产发展到今天,正面临着空间增量约束、盈利约束、政策约束,但同时改革、升级、创新的发展空间却是巨大的。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认为,发达国家在城市更新中,针对城市更新的特定区域制定专属政策的推动机制值得我们借鉴。

 

与会嘉宾们试图用“附着”产业规划的“再规划”理念,在城市更新面临的容积率限制、保护与开发矛盾等诸多困境中,找寻到“突围”之策。利用城市更新中的“再规划”新理念,将建成区内的空间资源、道路交通及市政配套等要素,通过评估、梳理、统筹、规划,激活城市老旧空间潜在产业价值,激发城市内在活力,在城市更新中找到一条“更新”路径。


值得关注的是,在城市更新中,资本是关键力量。在当前房地产格局与政策背景下,如何让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找到“流向”城市更新的渠道?嘉宾们认为,只要找到顺畅的、可持续的资本进入城市更新的政策和模式,一切就变得顺理成章。事实上,只有创新资本介入模式,城市更新才能永续推动。


新京报记者 袁秀丽

编辑 武新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