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豚保护公益活动成员正在观察水面情况。受访者供图


“中国绿发会”发布的疑似白鱀豚图片。“中国绿发会”供图

  “中国绿发会”发布消息称拍摄到白鱀豚踪迹,渔政部门称将展开全方位连续跟踪及确认

  近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发布消息称该组织“拍摄到已消失近13年之久的白鱀豚”。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关注。

  此次参与考察活动现场研究人员李新元介绍,根据拍摄到的影像资料,图片中生物符合白鱀豚的特征。

  对于上述“发现”,安徽芜湖渔政回应称,目前已经了解到相关信息,但是否确定为白鱀豚仍需进一步确认。目前已协调相关部门制定计划,展开全方位连续跟踪及确认。

  “绿发会”称拍到白鱀豚

  白鱀豚是一种拥有2500万年历史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中国“水中国宝”之称。上世纪90年代末,野生白鱀豚已不足100头。2006年,国内外科学家在长江中下游干流进行地毯式考察,但没有发现白鱀豚踪迹,次年白鱀豚被宣布野外功能性灭绝。

  2018年5月2日,“中国绿发会”官方公号发布消息称,在该组织发起的淡水豚保护公益活动中,在白鱀豚保护地拍摄到了白鱀豚,且经过多位专家确认。消息还配发了此次拍摄到的疑似白鱀豚图片。

  中国绿发会相关负责人王静告诉新京报记者,此次公益活动时间为4月13日-30日,每日的计划就是发现并拍摄淡水豚。她表示,从2016年至今,绿发会对白鱀豚的考察已经持续3年。

  王静表示,此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影像真实记录长江淡水豚的生存现状和致危因素,帮助当地志愿者设立生态观测点和拍摄点。获得资料将提供给科研机构作为野外数据,助力科研工作,推动淡水豚密集栖息地的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王静说:“去年有人声称目击到(白鱀豚)。对物种保护而言,我们要以‘信其有’的态度来开展工作。”王静表示,因为白鱀豚的习性和数量,人们很难拍到白鱀豚的影像资料。此次工作成果对我们来说也是极大的惊喜。

  芜湖渔政:拟开展全方位跟踪确认

  此次据称拍摄到白鱀豚的地点为安徽省芜湖市板子矶景区。

  根据中国绿发会发布的消息称,此次公益活动铜陵保护区、芜湖渔政、芜湖海事、板子矶景区的支持。“这不是个小事情。”安徽省芜湖市农业委员会渔业渔政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绿发会此次考察活动期间,他们也曾到达现场。“18号那天开始也在,不过拍到(白鱀豚)是我们离开之后的事了。”该负责人表示,在获知绿发会方面拍到疑似白鱀豚的影像资料后,相关工作人员已经于28日再次到达现场,但遗憾并未发现白鱀豚踪迹。

  2017年5月,中国绿发会白鱀豚科考队也曾声称,在长江芜湖段发现两头疑似白鱀豚。但后经鉴定为江豚。对此,芜湖市农业委员会渔业渔政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他已经看到绿发会此次拍摄到的影像资料,的确跟江豚区别较大,但仍需进一步考察确认。他表示,目前已协调相关部门制定计划,在发现白鱀豚水域及周边展开全方位连续跟踪及确认。

  根据绿发会发布消息显示,此次拍摄到的资料先后由李新元、华元渝、王小强、张国成等国内相关专家一致确认得出的结论。王静表示,接下来将借助技术手段进行进一步辅助鉴定并确认白鱀豚情况。 新京报记者 潘佳锟

  ■ 对话

  “我们一直没有放弃考察和寻找”

  李新元是此次考察活动的现场科研人员。1986年3月31日他参与并指挥了白鱀豚迁地保护行动,曾参与北洪湖白鱀豚保护江段的起草以及安徽铜陵白鱀豚养护场的建设。

  5月3日,李新元回应新京报记者称,白鱀豚理论上是“功能性灭绝”,不是完全灭绝。之所以在安徽组织考察,是近年来有目击报告陆续传出,经过分析后,认为可信度较高。另外,长江铜陵段是历史上白鱀豚的密集分布区,受独特的地理及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不通航的水道现在仍可能为其提供庇护所。白鱀豚很可能依托沙洲,在某个汊江里顽强地生存着。

  新京报:在拍到白鱀豚之前,有发现它的踪迹吗?

  李新元:我们是4月18日拍到白鱀豚的影像的。其实在16日和17日有观察到它,但当时采用的设备是望远镜配合着照相机,等观察到准备好相机拍的时候,就没有踪迹了。18号这天我们换了长焦照相机,代替了望远镜。

  新京报:当天发现并拍摄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李新元:当天中午,我们发现那里有片水域鱼类活动频繁,我们先是在距离600米的位置观察到有江豚,拍照过程中,就在几十米不远的地方发现有一只白色的鱼形生物。它出水不是很高,看样子很悠闲,我们就赶紧拍了下来。

  我们通过额头、吻端以及背鳍,断定其应该就是白鱀豚。但遗憾的是,附近码头船的噪音一起来,它就消失,之后就再也没发现踪迹了。

  新京报:有质疑说,你们拍到的也有可能是江豚?

  李新元:白鱀豚和江豚在身体颜色、吻端、背鳍等方面还是有区别的。白鱀豚整体呈灰白色,腹部为白色。顺光拍摄的话会呈乳白色,而江豚则基本为黑灰色。白鱀豚的吻端较长,一般为30cm左右,而江豚的则是圆圆的。另外,白鱀豚的背鳍是三角形,而江豚则没有背鳍。

  新京报:白鱀豚为何被认为“野外功能性灭绝”?

  李新元:首先野外功能性灭绝不同于物种灭绝,主要是活动的区域发生变化,影响到了其栖息环境,进而对该物种的繁殖造成了影响。

  2006年的考察没有发现一头白鱀豚。第二年宣布白鱀豚功能性灭绝。其实当时我们也有几年没有发现了,但近年陆续有目击报告,再加上长江的安徽段是历史上白鱀豚的密集分布区,我们一直没有放弃考察和寻找。

  新京报:基于目前已有的影像资料,接下来有何计划?

  李新元:事实上,白鱀豚作为长江顶级物种,是长江生态的重要指标。如果确认我们所拍到的就是白鱀豚,一方面可以证明长江的生态环境正在向好的方向转变。另一方面我们则还要加大力度展开进一步的摸排,包括白鱀豚的数量及种群分布等,呼吁公众对长江生态现状的关注及保护。

  ■ 声音

  确定拍到白鱀豚需要多方佐证

  新京报讯 (记者信娜)长江再现白鱀豚的消息引发关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郝玉江认为,目前通过照片仍不能确定,需要捕捉到动物典型行为的视频、声音及环境DNA等综合判断。

  郝玉江长期研究长江江豚等国家重点保护水生珍稀野生动物,其所在的鲸类保护生物学学科组的前身是1978年秋成立的白鱀豚研究组。郝玉江表示,目前公开的照片相对模糊,只能判定为疑似白鱀豚。

  “视频能够展现动物游泳的状态,由此可以获得更多有效信息”,他解释,目前,照片只展现出一个静态的形状,只能说有点像,不能确定。

  此外,声音也是有效的鉴定手段。郝玉江说,如果在这个区域能录到动物发出的声音,通过信号的频度和升降特征也能进行鉴定。因此,是否能够确定是白鱀豚并非单一因素决定,需要多方面佐证。

  此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王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一直在说白鱀豚可能灭绝或功能性灭绝。不代表一头都没有了,不排除有极少数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