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一声响,万蛰苏醒来。


40年前,一场变局如是启幕。开放是风,改革为浪。这一襟起于匮乏年代青萍之末的风,成于动荡时势微澜之间的浪,最终成风起云涌、浪奔涛啸之势,历经40年冲刷,形塑了我们如今所处的时代截面:无论是持续数十年的“经济奇迹”,还是人们日益丰盈的内心;无论是改变360行的“互联网+”,还是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快递外卖、新“四大发明”;无论是关乎宏旨的“高质量增长”,还是关涉民生的“消费升级”……都标记着改革开放40年后中国社会的“日日新”。


见微可知著,见端能知末。虽然时间给了我们答案,但我们仍需要在历史之树的粗壮躯干上,截取几圈年轮,找寻微处的纹路,进而窥探从前的风云,预言未来的旱涝。


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源地安徽凤阳小岗村,到“小平南巡”所至的深圳罗湖区渔民村;从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中关村,到市场经济最早发芽的义乌小商品市场;从首个个体户悦宾饭店,到领跑国企改革的首钢;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到“时间就是生命”……沧桑巨变,总起于一场场风波乍起;历史大势,总隐于一个个脉候幽微。


也正是这些敢闯敢试的地点、“当时行之不觉”的拐点,铺垫了隽永深长的历史走向,让那些未知变得明了,让那些晦暗变得明亮。


而今,我们正走在改革开放的延长线上。我们用文字打捞那些“可昭示未来的过去”,用图片言说那些被打上了年代烙印的人、事、物,而这一切,只为给“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绘制一幅历史底本。


对照历史底本,继续改革图治,四十自当不惑。


新京报评论员 佘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