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再活五百年的A站,也许真的走到了最后的谢幕时刻。

  今日早间,经多方测试,A站的官网(www.acfun.cn)已经无法访问,App客户端显示空白。据了解,原因可能在于A站在阿里云服务到期前未能续费,或已被关闭服务器。

  过去的一年,A站深陷牌照危机、多次宕机、拖欠薪资的丑闻等负面消息之中,资金链已经熔断的消息也不胫而走。A站某员工在微博表示,截止到今年1月31日,A站已经拖欠员工工资近3个月,多次讨薪未果。

  40天前,阿里的“垂青”成为了十年A站最后的救命稻草。当时有消息称,阿里将以超过50%的股份控股A站。可惜的是,这笔融资至今仍未敲定,阿里的按兵不动让其他资本也不敢贸然入场,这些将A站推至更为大雨滂沱的境地。

  也许,曾经“A站药丸”的笑言,在今天一语成谶。

  “众筹救A站!”

  面对这场毫无预兆的“失恋”,老用户心塞到恍惚。

  十年前,A站的诞生被命以中国二次元文化的开疆拓土,是中国最早的弹幕视频网站和二次元社区,传说中的弹幕鼻祖。

  “就算倒闭,也不会收用户一分钱。”曾经,这份“良心”备受年轻用户推崇,也成为了A站名气上升的护身符。固定的语言体系,独特的社交关系属性,对于社群的高度认同感,这些促使A站沉淀了一批粘性极强的用户。在黄金时期,A站产生输出了金坷垃、鬼畜全明星、我的滑板鞋等大量流行网络文化。

  时至今日,A站陷入关门危机,不少老acer仍跳出来大喊“欠了A站十年大会员。”“上不了A站的第一天,想她。”“众筹救A站!”

  但也有很多人,今天才知道原来这么多人都是A站粉。毕竟,有媒体公开数据显示,A站在去年 11 月的实际 DAU 已经降到了160万——这个数字在10个月前的峰值是 1200万,当时月平均DAU也有800万。

  粉丝流失严重是不争的事实。

  从A站成立之初,公司内部就动荡不断,管理层频繁更换,掌舵者从xilin到边锋系到奥飞系再到山东神秘“富二代”,这让公司长期处在运营混乱的处境之中。

  2009年6月,A站因员工矛盾引发了内部派系斗争,长达一个月的机房故障和无法访问,触及了用户的忍耐底线,大批用户就曾负气“出走”。

  与此同时,随着视频网站彼此间的版权战火愈演愈烈,A站却有大量内容资源处在灰色地带,甚至演化为“卖点”之一,这种止步不前的行为也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去年6月22日, ACFUN因不具备《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情况下开展视听节目服务,被广电总局下发通知关停影视板块。A站的影视区全部消失,即电影、电视剧等内容被彻底清空。

  怒其不争,哀其不幸。至此,A站再也无法维持住自己的体面。

  

  A站羸弱,阿里止步

  一个月前,《财经》的消息称阿里和主打二次元人群的弹幕视频网站AcFun(下文简称A站)已经开始接触了几个月。云锋基金将以1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估值,对A站进行重组,占股将超过20%。最终,合一集团与云锋基金在A站所占股份总计将超过50%。

  可惜的是,这笔融资似乎至今仍未敲定,阿里的静观其变也让其他资本不敢贸然入场,毕竟接下这个盘委实有些烫手。

  阿里之所以相中A站,在于A站十年沉淀下来的高粘性粉丝,成熟的二次元社区文化,以及背后蕴藏的年轻人青睐的亚文化商业价值,增强阿里与腾讯在大文娱版块上的竞争实力。

  相关数据表明,中国的二次元消费者已达到2.6亿人,其中97.3%是从90后和00后。在消费升级和国漫崛起的大背景下,为数不少的年轻一代消费者愿意为二次元文化和动漫情怀买单。动画作品的宣发运营、衍生品开发、线下活动、游戏联运等多个方面都具备充分的市场想象空间。

  

  而让阿里犹豫不决的原因也显而易见——A站羸弱,B站势大。

  在A站用户不断流失,日活遭遇滑铁卢的同时,B站活跃用户超过了1.5亿,每天视频播放量超过一亿,弹幕总量超过14亿,原创投稿总数超过1000万。网传,B站最快将于今年赴美上市,将筹资至少2亿美元。

  2017年6月,时任A站CEO的刘炎焱宣布A站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商业化首秀,举行了自己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广告推介会,正式开启了商业化道路。

  但A站“开窍”的时间显然为时已晚。

  另一边,B站的商业化实验从很早就开始进行了。例如,推出赴日定制游产品、推出周边衍生品电商等。甚至已经开始对整个二次元产业链进行深耕布局,加速了自己的盈利步伐。其投资版图也逐步扩张,包括绘梦动画、翼下之风等动画漫画公司,以及轻文轻小说、M站等更垂直细分的二次元平台,展会方面有ComiDay、ComiTime、米漫等。

  “我觉得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不是去买A站,而是直接把B站买了,两个网站用户体量差十倍,为什么还要去买A站呢?甚至可以说,把B站买过来后才能把A站救活,想不明白单独买A站有什么用?”

  一位著名的文创领域投资人向记者表示,以财务投资为目的的资本在此时都不可能接盘,甚至于就算阿里来做这件事,对其大文娱方向发展带来的效果也可能很“鸡肋”。这也许是A站走到至暗时刻背后残酷的商业逻辑。

  记者 | 闫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