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创业者熊明俊都和他所从事的行业不太搭界。


他身高超过190厘米,大学时打过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常年健身,体型健硕。但他却创办了在线瑜伽教育公司Wake,用户群体几乎都是女性。


成立三年,Wake已拥有近2000万注册用户,其中超过90%为女性,多集中于北上广深杭等一二线城市。这家公司以线上为其主要的发展渠道,以每日一条视频的速度持续不断地生产优质瑜伽内容,目前平台上已积累超过2000节专业教学课程。


从今年年底开始,熊明俊试图将覆盖地区扩展到广大的三四线城市。在他看来,这些地区长期缺少优质的线下瑜伽馆,而通过线上教学的手段则可以快速地将一二线城市的经验复制到三四线地区。


乘着“线上瑜伽平台”风口而起


2015年,熊明俊开始谋划着从上一个创业项目脱身。那是一家餐饮O2O项目,伴随着O2O的大火成立,在浪潮消退之后转向B端,为餐饮商家提供SaaS服务。


“我慢慢对这个方向失去了兴趣。”熊明俊解释,因为自己此前一直都服务于C端用户,更早之前加入过两个创业项目走秀网和酒美网,一个是时尚类电商平台,一个是葡萄酒类的平台。


于是他开始谋划着自行创业,互联网+体育是他首先想到的方向。他称自己“从小在游泳队长大”,高中和大学又一直在校队接受专业的篮球训练,参加CUBA球赛,对体育行业不陌生。


但无论是游泳还是篮球等运动项目,都存在对线下场馆依赖性强的弊端,强调集体运动,无法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方式快速扩张。


而瑜伽则对训练场所、器械方面的要求不高,锻炼者可以自主选择在家中、公司或者其他任何具有一定私密性的空间,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练习。


当时,国内的瑜伽市场尚未形成品牌化效应,“比较混乱”,熊明俊说,人们如果想要学瑜伽,大多是去搜索自己家附近的瑜伽馆,之后体验、购买年卡。瑜伽馆同健身馆一样,主要依靠售卖年卡的方式盈利,“线下店的运营模式就是赌你不来”。


熊明俊认为,线下瑜伽馆并不是一个好的市场切入口,“一二线城市的时间成本高,三四线又缺乏好的瑜伽馆。一个新的‘生活方式'想要打开市场,一定要用更新的方式推动它更快地普及。”


2015年左右,正是线上瑜伽平台兴起的一年。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15年及2016年是近年来在线瑜伽行业融资的高峰期,分别获得9笔和8笔投资。


熊明俊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筹备Wake,最初的三个月都在积累自产优质内容,上线近4个月后,注册用户量超过100万,日活跃用户近4万。


2015年12月,Wake正式上线。次年1月,便获得400万元天使轮融资。2016年7月及12月,Wake接连获得由华创资本、华映资本投资的1500万元Pre-A轮融资及东方福海领投、华映资本跟投的2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


线下受挫,专注线上做付费“教育产品”


成立初期, Wake并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最初的三个月筹备期里,熊明俊带领团队一边开发APP,一边在公司楼下的停车场里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摄影棚,录制瑜伽的教学视频。


完成A轮融资后,熊明俊对外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布局Wake线下的高端瑜伽生活馆,以期打造线上与线下的服务闭环。在生活馆中,Wake设置了三大业务板块,包括瑜伽会员课、瑜伽教培及瑜伽私教,用户可以利用APP查看课程、约课、支付课时费等。


Wake相继在北京百子湾及万达广场开设了两家线下门店,但在万达广场的CBD旗舰店开业之后,百子湾的门店随即被关停。


线下的高额租金及人力成本开支是团队没有预料到的,对于这家目前只有50多名员工的创业公司而言,也没有多余精力来打理繁杂的门店事务。


“我们还是不擅长去做线下店,团队都只有互联网行业的经验,没有做线下连锁的基因。”坐在曾经是百子湾门店的办公室内,熊明俊表示未来两年内,Wake的业务重点仍然会在线上,线下门店主要服务于一些核心瑜伽用户及线上活动的落地等。


2017年,内容付费的兴起让熊明俊看到盈利的另一个方向。他按照一个在线教育产品的思路打造Wake,同时开启付费化运营。


与入门课程这种免费内容相比,平台的付费内容则会针对女性用户的需求安排相应课程,譬如针对美腿的“七天极致美腿计划”、针对脊柱的“14天脊柱调理修复计划”等。


此外,在内容初具规模之后,Wake聘请了不少国内知名的瑜伽老师,为高阶用户量身拍摄视频教学内容。


“我们用户是一个金字塔类型,底层的是小白用户,中间是瑜伽爱好者,再往上是瑜伽老师。”熊明俊说。


在定价上,Wake平均一套课程售价在百元左右,年费会员收费1298元,可解锁平台所有收费内容。目前,Wake平台拥有注册用户 2000多万,付费用户达十多万。


依靠优质内容,用拉新返利拓展下沉市场


熊明俊认为,相较于其他综合类在线健身项目,Wake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其在优质瑜伽内容方面的积淀。


作为一款在线瑜伽教学工具,教学视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市面上的优质内容极度缺乏,“很多视频都由瑜伽老师自行录制上传,不仅清晰度等不佳,教学内容也不成体系。”而系统化的课程安排对初学者而言极为重要。


即便现在,Wake依旧保持着日更的节奏,平均一天上线一条瑜伽视频内容,一周上线一套课程。在其位于百子湾的办公室内,搭有专门的摄影棚用于拍摄。现在平台已经积累了精品付费内容2000+节,总时长超过6万小时。


“时间是一个门槛。”经过三年时间发展,Wake已经形成了从前期策划、邀请瑜伽老师、拍摄、后期及宣发等一条龙的流水化作业。


除了自有平台之外,Wake还同爱奇艺、有书、喜马拉雅等厂商进行合作,为其提供Wake的瑜伽内容,以扩大Wake的影响力。


未来,熊明俊希望能够将Wake打造成一个涵盖所有瑜伽需求的一站式平台。得益于Wake用户的强消费能力,团队计划在明年逐步打造自有的瑜伽电商平台,采取自营及吸引第三方头部瑜伽品牌入驻等方式进行运营。 而至于广阔的三四线城市,团队打算采用拉新返利的方式进行扩展。


熊明俊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他自己的收益,数据显示他在短短三天时间已经成功获得8000多元的返利。但他认为,与一些依赖大面积补贴的APP不同,Wake的返利来自于新用户的付费而非平台补贴,拉新模式得以持续进行。


目前,Wake已经初步实现收支平衡,主要盈利来源为内容付费及APP的相关广告收入。


新京报记者 薛星星 编辑 苏琦 校对 范锦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