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河图镇河上明德小学,志愿者帮助学校老师将新捐赠的图书整理上架。中国青基会供图

  “挑战8小时”志愿者探访云南“快乐阅读”项目受助学校,特邀专家对当地乡村教师进行儿童阅读培训

  9月8日,700多名选手参加了中国青基会与新京报联合发起的“挑战8小时”徒步越野赛,为云南保山和北京延庆的乡村小学募集到70万余元的“快乐阅读”专项善款。10月25日,来自北京新燕莎商业有限公司的5名志愿者代表,和中国青基会的工作人员一起,到云南保山考察“快乐阅读”落实情况。同时,多名阅读专家专程赶到当地,培训乡村小学的阅读教师。

  志愿者体验当老师

  “看,这是咱们单位定向援助的图书室。”10月26日,新燕莎商业有限公司的5名志愿者代表,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河图镇河上明德小学的图书室外,看到门口牌匾上刻着自己公司的名字,拿出相机拍照留念。

  这所小学的图书室仅十几平米。门侧书架上,都是些旧书,有的纸张已泛黄。

  左侧两排书架已被腾空,志愿者在学校老师带领下,将145套新书摆上书架。摆书时,志愿者也喜欢随手翻翻,低声交流。

  每本新书里都夹了几张“快乐阅读”书签和明信片,供孩子们在阅读书目时记读书笔记。

  当天,志愿者们还接到一个特殊任务:给三个班的孩子上阅读课。

  三位志愿者精心准备,除研习阅读书目,还用手机上网查了大量资料,“争取给孩子带去新鲜的东西。”

  两位“老师”围绕捐助书目中《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讲起科学家的故事;军人出身的张轶则结合当兵经历,上了堂《地震求生记》。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培训乡村阅读教师

  28日、29日两天,中国青基会邀请的4位专家——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写者王林,深圳南山区后海小学校长吴希福,图书馆馆员洪瑜,山西省绛县孙王小学语文老师张晓霞,给当地41所乡村学校教师,进行了儿童阅读的专场培训。

  王林说,孩子们的书是用爱心人士的汗水换来的:700多名志愿者徒步走了25公里、40公里,个个汗流浃背。“我也参赛了,遗憾的是没能走完。”

  培训中,他着重讲解了怎样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课外阅读与学习成绩间的关系等问题,希望能提高在座老师对课外阅读的认识,让图书流动起来。

  深圳后海小学学生阅读工作有声有色,校长吴希福、图书馆馆员洪瑜介绍了经验。他还邀请保山的乡村教师,有机会到学校实地考察。乡村语文老师张晓霞则交流了鼓励学生阅读的经历。

  据了解,中国青基会这次给保山市隆阳区40所小学捐赠图书4711套,其中低段1526套,中段1552套,高段1633套。

  ■ 对话

  中国青基会宣传活动部部长 顾蒸蒸

  更关注学生把书真正读起来

  新京报:很多NGO、企业都在做给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捐书的项目,“快乐阅读”有什么不同?

  顾蒸蒸:“快乐阅读”主要有三个特点。

  第一是分级阅读。“快乐阅读”图书分了低、中、高三段,每个级段10本,分别适于一二、三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分级阅读细化了孩子的阅读能力,有利于培养阅读兴趣。

  第二是全班共读。我们希望全班学生在老师引领下,让阅读脱离语文教学课堂,活动化、趣味化,让孩子们真正喜欢上阅读,形成共同的语言和密码。

  第三是重视教师培训。这次我们请到国内权威的阅读专家,希望当地教师能有所得。

  “快乐阅读”更关注学生是否真正把书读起来,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没有通过项目得到提升,而不是让捐赠的图书在阅览室里“睡大觉”。

  新京报:“快乐阅读”接下来还有哪些计划?

  顾蒸蒸:这次培训只是转变当地教师观念的一个开始。接下来,我们会联合当地教育部门,在学校每周开展一次全班共读活动。让老师与孩子在互动中快乐阅读。

  将来,还会定期深入项目实施点,组织全班共读活动的研讨交流。让乡村教师进行阅读活动展示,专家当场指导、点评、示范。

  北京新燕莎商业有限公司志愿者代表 吴刚

  希望更多爱心人士参与进来

  新京报:这次来保山有什么收获?

  吴刚:公司有40人报名参加了“挑战8小时”,所有人都走下来了。徒步时,只知道是为乡村小学的孩子募款捐书。这次跟中国青基会工作人员探访了几所学校,感触很深。乡村学校图书资源匮乏,好多图书都已残缺、过时,不适于学生继续阅读了。而且很少学校有专门的图书阅览室。

  在与孩子的交流互动中,能感觉到他们对知识、图书的渴望。希望能有更多的爱心人士,给他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新京报:回去后有什么打算?

  吴刚:我们5个人只是志愿者代表。回去之后,一定会给其他志愿者介绍所见所闻,让大家知道,我们捐出的善款都用到了实处。

  另外,我也要给儿子讲讲,和他同龄的山区孩子,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努力读书。希望他也能珍惜学习机会,享受阅读的快乐。

  儿童文学博士、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写者 王林

  阅读是最重要的学习能力

  新京报:你能介绍下希望工程“快乐阅读”推荐书目有什么特点吗?

  王林:这30本书是我们精心挑选的。举个例子,市面上《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唐诗三百首》很多,我们选择的版本是南怀瑾编著、国画大师范曾配图的。“快乐阅读”这次配备的书籍,北京我不敢说,比起昆明城市里的学校,一点不逊色。

  这30本书,加起来100多万字,读完的话基本达到小学生《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要求的145万字阅读量。但我们更希望学生能养成阅读兴趣,自主去阅读更多书籍。

  新京报:有的老师怕阅读影响考试成绩,您怎么看?

  王林:我不这么认为。阅读是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只读教科书的孩子不可能有好的阅读能力。一个读过30本书的孩子,成绩不如没读过课外书的孩子,是不正常的。何况考试只是检验方法,不是目的。考试成绩也不代表学生的真实水平。

  有的老师跟我交流,说他们压力很大,学生的考试成绩跟自己工资挂钩。因此他们把大量时间都用在了讲教科书、做练习题上。

  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我这次来就是希望能解开他们思想上的疙瘩,让他们不要过分依赖教科书,鼓励学生多阅读。

  隆阳区汉庄镇贾官小学语文教师 马云燕

  扫除中发现孩子们喜欢书

  新京报:你如何发现学生们有阅读兴趣?

  马云燕:一次,我带孩子们给图书室做卫生,发现很少有孩子用抹布擦桌子、门窗,好多孩子都在掸图书上的灰尘。

  我就想,孩子们一定很喜欢这些书。然后我就跟校长申请兼职管理图书室。我把每周二下午放学定为图书室开放日,没想到借书学生排起了长队。到后来我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我从三到六年级每班挑选了两名图书管理员,让他们负责自己班同学的借阅。

  遗憾的是图书室只坚持了一个学期。下半学期因联考,暂时关闭了。

  新京报:听了几位老师的讲座有什么收获?

  马云燕:思想认识上的提升很多,回去后会实验一下这些方法。

  打算先建立一个简单的图书室。另外,也会跟相关领导请示,看能不能让图书室全天开放。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杨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