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沙璐)“车轮上的浪费”治理情况如何?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昨日公布了公车改革的总体情况,中央和国家机关140个部门公车改革已收官,29个省(区、市)公车改革基本完成,中央企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正在推进,其中,中央和国家机关共取消公务用车3868辆,车辆压减率达61.8%。

  据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介绍,各级党政机关打破旧的公务用车使用和管理模式,建立新型公务出行保障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公车私用、超编制超标准配车、公车经费支出居高不下等顽瘴痼疾。

  数据显示,中央和国家机关共取消公务用车3868辆,车辆压减率达61.8%,安置司勤人员2126人,节支率达10.5%;公开拍卖取消车辆2046辆,溢价率达65.15%,上交国库处置收入1.13亿元。

  第三方评估机构国家科技评估中心认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顶层设计明确,组织推进高效,措施落实到位,实现了新旧制度的平稳过渡,发挥了徙木立信的典范作用。”

  财政部数据显示,2010年中央本级 “三公” 经费决算支出94.7亿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61.69亿元,占比超过六成。为了治理“车轮上的浪费”,2014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正式启动。2016年中央本级 “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限额61.78亿元,实际执行47.11亿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25.85亿元。

  【声音】

  “三个数据说明中央车改方案比较有效”

  长期关注公车改革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认为,这次公车改革成果比较显著,根据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布的数字,车辆压减率达61.8%,压减率比较高;节支率达10.5%,也高于7%的要求;溢价率达65.15%,说明资产没有流失,这三个数据说明中央车改方案是比较有效的。

  不过,叶青也指出,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地方车改还不够到位,特别县级及以下,有些地方以财政困难为由未及时发车补,一些基层干部有些意见,希望可以加大政策落实的力度;同时,他建议,妥善划好车改区和报销区,比如县城范围内由自己负责,离开县城一定距离到乡镇农村,可以报销,由财政支付出差费用,这个界限要划好。

  此外,一些百姓反映一些干部一手拿补贴、一手找一些理由继续坐公车的问题,建议进行公车专项调查,防止在使用公车时出现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