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王俊)目前,中国科学家在南海海底种珊瑚,进行海底“植树造林”。这究竟是为了啥?

  【现状】

  珊瑚礁面积累计丧失了80%

  据了解,珊瑚被誉为海底热带雨林或海洋生命发动机。珊瑚礁的覆盖面积不到海底的千分之二,却为近30%的海洋物种提供生活环境,这使得珊瑚礁成为地球上最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全球有5亿人直接依赖珊瑚礁生态系统生活,每年带来数十亿美元旅游和渔业产值。中国南海拥有全球2.57%的珊瑚礁资源,位居世界第八。

  目前,南海珊瑚礁严重退化,而珊瑚礁对生态系统意义重大。“一个岛礁没有珊瑚礁,就像一个山头没有树林,对岛礁的稳定性有影响,容易受到侵蚀,容易受到大的风暴潮、台风的影响。”黄晖说。

  黄晖,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珊瑚生物学与珊瑚礁生态学科组组长,正带领团队在中国南海建立大范围的珊瑚底播试验区和示范区。

  但这么重要的珊瑚礁,现状堪忧。“严重退化,这个词不过分。”黄晖告诉新京报记者。

  在去年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上,时任国家海洋局生态环境保护司副司长王孝强表示,近年来,受人类开发利用活动的不断增强和全球气候变化日渐加剧的影响,中国南海生物多样性及其生境不同程度地遭受了破坏与退化。“与上世纪70年代相比,珊瑚礁面积累计丧失了80%,红树林面积累计丧失73%,整体形势严峻。”王孝强说。

  【意义】

  “岛礁没有珊瑚礁,就像山头没有树林”

  为什么要跑到南海海底种植珊瑚,意义何在?

  “种植珊瑚礁的价值,是基于珊瑚礁系统的重要性,珊瑚礁有保礁护岛的功能。”黄晖说。

  黄晖告诉记者,从经济方面来讲,一方面,很多渔民需要从海洋取资源,珊瑚礁退化会导致没有资源可取;另一方面,观光的资源也会受影响,很多没有开发就没了。从国土的角度来讲,一个岛礁没有珊瑚礁,就像一个山头没有树林,会出现水土流失一样,对岛礁的稳定性也有影响,容易受到侵蚀。容易受到大的风暴潮、台风的影响。

  “所以,从珊瑚礁的重要性来讲,我们都亟需把它恢复和保护起来,修复的过程不单是从技术上修复,也需从管理和保护方面加强,互相促进。”黄晖说。

  【释疑】

  “人工种植要遵循生态学规律”

  那么,人工种植和自然生长的珊瑚有何区别?是否会破坏海洋生态?

  据介绍,海底种植珊瑚的过程类似陆地上的植树造林:首先培育幼苗,在苗圃中长成小树,再移植到要种的地方。要选择先种一些长得快的品种,然后再培育耐受性强的品种。

  另一方面,科学家也利用珊瑚的无性繁殖开展人工培育。他们将珊瑚切成手指大小的断枝,经过培育再附着到预定海域的人工礁体上。他们在海底钉上架子,上面吊绳,再把珊瑚绑在绳上,形成珊瑚树,或是拉起网做成浮床,把珊瑚种在浮床上。

  黄晖表示,人工种植珊瑚是仿效自然生长,跟植树造林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们是去仿效自然、遵循自然法则,首先基于非常了解生态系统,清楚它退化的原因,明白它恢复的机理,然后在具体的技术点攻克,天时、地利、人和都需要具备,不能只是去植树造林。要遵循生态学的规律科学,不能用外来物种,物种不能不合适。还有,有技术让它种得活,要保证它的生长,保证它的生长率。”

  “人工种植珊瑚,需自然的生长,我们只是挑选有益的环节提高它的成活率,从这些方面去下手。” 黄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