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倪伟)近日有媒体报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正联合国内优势机构,研制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并计划于2020年左右首飞。

  据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介绍,该运载器设计重复使用次数将达到20次以上。重复使用次数越多,成本越低,初期目标是将运输成本降至目前的1/5,未来有望降至1/10。

  专家认为,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是航天飞机的延续,并有望克服航天飞机的缺陷。

  像火箭一样起飞,像飞机一样降落

  据《科技日报》报道,正在研制中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兼具航天器和航空飞行器的特点。起飞方式与传统火箭一样,都是垂直发射,但优选方案是让一二级并联组合在一起,一级“背”着二级。

  形象地说,由于运载器的一二级都有机翼,看起来就像一只“大飞机”背上驮着一只“小飞机”,“大飞机”装满燃料,用来提供起飞动力;“小飞机”除了燃料,还装载需要送入太空的货物,即有效载荷。完成任务后,两只“飞机”分别返回,水平降落在回收场上,维修后继续使用。

  《科技日报》报道称,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终极目标还不仅于此。研制者希望运载器也能像飞机一样水平起飞,而且将两级合为一级,变成单级入轨的“空天飞机”。为了提高大气层内的飞行效率,需要用涡轮发动机、冲压发动机与火箭形成组合动力。据悉,目前国内已经开展相关研究,但技术难度极大,预计还需要15年左右才能有所突破,具备工程应用能力。

  试验或将分阶段进行

  听起来,这种空天飞机与美国航天飞机类似。

  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咨询专家黄志澄告诉新京报记者,我国在863计划中就有航天飞机研究项目,已经有多年的技术积累。从目前公布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方案来看,与美国航天飞机的第二套方案“Shuttle 2”吻合,不过后来NASA将目标转向深空探测,就没有继续研制下去。

  黄志澄表示,目前两级并联的方案中,一级的难度在于发动机可重复使用,因为发动机成本占一级的一半以上,是节约成本的关键。二级的难度更主要在于防热,因为从宇宙速度返回地球,必须防止在大气层中被摩擦烧毁。而这些技术仍在研究中。

  “我认为近几年两级应该会分别试验,二级可能会先使用火箭搭载升空,然后再合在一起试验。”黄志澄说。

  航天飞机因成本退役

  由于成本高昂,美国已经让所有航天飞机退役。那么,我国正在研制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如何避免重蹈航天飞机的覆辙呢?

  航天飞机的可重复使用设计是为了节约资金。“可惜的是,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美国宇航局委员会成员兼航天飞机项目主管维恩·海勒曾表示,“这是一台极其复杂的设备,需要进行大量翻修才能再次升空。”

  黄志澄也表示,二三十年后的今天,技术、工艺、智能化等已经大大进步,有望解决航天飞机存在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