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戴轩)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记者今日从北京市卫计委获悉,近年来,北京市居民脂肪肝检出率较高,2016年60至69岁年龄段脂肪肝检出率达32.8%。北京市卫计委呼吁市民,调节饮食结构、每周进行大于250分钟的适度运动,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脂肪肝是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肝炎和肝硬化等。大量数据证明该病与肥胖、代谢综合症、遗传以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该类人群更易患心脑血管疾病。

  近年来,随着市民饮食结构的变化,除因饮酒所致的酒精性脂肪肝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病率日益升高,由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可发展成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已成为21世纪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和我国慢性肝病常见病种,严重危害公众健康。

  北京市卫计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介绍,2016年,北京市居民脂肪肝检出率排在全市健康体检异常指标检出率前十位,其中男性脂肪肝检出率排第三位,检出率为27.3%,女性脂肪肝检出率排第七位,检出率为15.1%。特别是60至69岁年龄组,脂肪肝检出率达到32.8%,其中男性检出率为33.4%,女性检出率为32.3%。

  非酒精性脂肪肝中青年居多,80.7%为身体超重或肥胖人员,表明中青年肥胖者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人群。从最新的北京市体检数据调查显示,该类人群摄入高热量、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食物,且缺乏体育锻炼的居多,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发病因素。

  生活方式干预是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措施之一,调节饮食结构、适量增加运动,比如每周大于250分钟的适度运动,可以降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以及改善脂肪酸代谢而减少脂肪肝。脂肪肝在一定范围内是可逆的,北京市卫计委呼吁市民重视肝脏健康,及时调节饮食营养结构,适量增加运动,将脂肪肝疾病风险控制在最低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