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康都佳园小区,工作人员展示如何使用智能急救站。今年,朝阳区将建57个全要素小区。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出台全要素小区建设导则;老旧小区将逐步有机更新

  新京报讯 (记者沙雪良)让居民居家更安全、生活环境更优美、周边管理更有序、邻里关系更和谐……今年,朝阳区将在43个街乡建设57个全要素小区,并逐年扩大推进范围,使全区小区特别是老旧小区服务设施得到完善补充。

  全方位满足居民和谐宜居需要

  什么是全要素小区?朝阳区社会办主任宝月凤介绍,“全要素小区”是指从设施与功能、空间与交往、生活与生态等多角度、全方位满足居民全生命周期和谐宜居需要的小区。

  从去年开始,朝外街道吉庆里社区、天福园社区作为全要素小区试点单位,街道办事处对小区进行了系统规划设计,对小区绿化美化、安全防范、维护维修、停车管理、交通出行、文体设施、楼门文化等多方面进行全面提升。

  由于老旧小区空间有限,朝外街道在全要素小区建设中将设施与功能同步考虑,建成融存车、自动售餐机、百货小超市、快递收发站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设施。

  朝阳区将在43个街乡建全要素小区

  在强化治安防范方面,社区规范了警务工作室,通过电子巡更系统,将298个公共区域摄像头和45家社会单位摄像头纳入社会治理平台,实时监控、统一调配、及时处置,实现社区智慧安防,两个社区都成为“交通安全示范社区”,居民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通过全要素小区建设可以解决小区改造中的碎片化问题,形成整体效果,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朝阳区社会办副主任闫培文介绍,为给街乡和社区提供参考样例,区委社会工委、区社会办还组织力量编制了《北京市朝阳区全要素小区建设导则》,从公共活动空间、交通与泊车、功能设施、文化符号构建、绿化美化、垃圾分类等10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据悉,今年,朝阳区将在43个街乡建设57个全要素小区,并逐年扩大推进范围,使全区小区特别是老旧小区逐步得到有机更新,服务设施得到完善补充。

  ■ 案例

  父亲突发腿疾 智能急救站解燃眉之急

  近日,家住东湖街道康都佳园小区的魏先生父亲突发腿疾,准备上医院检查,却发愁没有轮椅。他突然想起平时在小区散步看到的智能急救站,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下载APP、扫码,仅10秒钟就成功借到一辆轮椅,解了燃眉之急。

  据了解,这个智能急救站2017年11月投入使用,由地区一家健康管理企业捐赠,在东湖街道共设有8处。企业通过APP开展服务,供居民免费领取包扎、消毒、急救物品,并可免费借用心脏除颤仪、轮椅、担架等设备。在“全要素”小区建设启动后,东湖街道采取讲座沙龙、实操演练、义诊竞赛等形式,建立急救互救志愿者队伍,打造小区“智能急救服务圈”。

  东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吴彬说:“一些小区因建设早,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居民常常为此发愁,随着朝阳区全要素小区建设,这一难题正在逐步解决。”

  东湖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康都佳园小区按照“全要素小区”建设理念,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在原有服务基础上,除智能急救站外,还根据居民需求增设自助快递柜4台,衣物回收箱2处、自助取款机1台,奶制品自助售卖机4台,切实方便居民生活,受到大家普遍欢迎。

  “小区步行道路变窄0.5米,主干路加宽半米,不仅可以双向通行,两边还能正常停放车辆。”社区党委书记娄佳盛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