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9月,我家喜添“千斤”,按照我和哥哥的约定,老马家生女孩起名用“雪”字,与雪欣、雪枝、雪环三个侄女顺序排列,起名雪梅。雪梅上小学、上初中,以及参加工作担任音乐老师,她的成长之路,正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

  为了培养孩子,两个女儿(1980年1月二女儿雪冬出生)小的时候,我和爱人带她们去天安门参观,看雄伟的天安门城楼,看宽阔的天安门广场。天安门是祖国的象征,是全国亿万人民向往的地方,北京人去天安门看看,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出家门坐公交车就到了特别方便。在天安门观礼台前,我给小姐俩拍了合影,黑白照片一直保存在家里的影集中。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大女儿初中毕业,正赶上朝阳区在雅宝路中学开办“音专班”,目的是培养一批小学音乐老师,计划招收四十名学生,可报考的学生有近四百人,经过笔试、面试等环节,女儿如愿所致,考上了“音专班”。当时,学校的钢琴没几台,为了女儿练习弹钢琴,1990年夏天,我们请大弟弟仲启托人帮忙,从北京钢琴厂买了一台星海牌钢琴。那时候,市场商品匮乏,市面上钢琴很少,有钱也很难买到,不象现在市场繁荣商品丰富,只要有钱,就没有买不到的东西。另外,那时候,我和老伴每月工资也不多,东凑西凑才凑够,这其中有我们把家里每年买的“国库券”500元,兑换成了现金。花五六千元买钢琴,真有点“小鸡吃黄豆——强弩”啦!钢琴买了,为了配套,我们一不做二不休,狠狠心,又花100多元买了一个钢琴凳。星海钢琴放哪儿啊?当时,我家四口人住十三平方米的平房,屋里的东西多,放不下怎么办?为了能保证女儿练琴,我把屋里的三屉桌搬出来,弟弟屋里有点地方,送给他们用吧,屋里腾出地方放钢琴。为了屋里能有一点空间,我每天晚上睡折叠沙发,早上起床后把沙发叠起来。那时住房条件差,人均面积不到5平方米,比较拥挤,不象现在这么宽敞,现在我和老伴住近80平方米的楼房,人均住宅面积近40平方米,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那时候,我们居住在朝外二条113号平房大院,院内有八户人家,我家添置了钢琴,那还真是个“稀罕物”,我的父母和院里的王婶、安二姐、杨大妈、小周、小尾巴、小琴子、二涛等人分别进屋“参观”钢琴,女儿坐在钢琴凳上弹钢琴,清脆浑厚的琴声,给全院人带来了欢乐。

  1993年,女儿完成了“音专班”的学业,毕业分配到朝阳区某小学担任音乐老师,开始了她的教学工作。马老师弹弹琴,小同学们唱唱歌,“我爱北京天安门”、“北京有个金太阳”、“北京的金山上”、“北京颂歌”等歌唱北京的悦耳动听的歌曲,伴随着女儿的每一天。一批一批的小学生,唱着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北京的歌曲,小学毕业上了初中;经女儿辅导的学生,有的在学区、有的在区里获奖;女儿曾组织指导的学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表演;女儿也多次获得市、区级的多项荣誉奖励。

  1992年,朝外地区危改拆迁,朝外二条113号平房大院拆迁了,昔日温馨和谐的、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的大杂院不存在了,代之而起的是宽敞明亮的居民住宅楼,我家的钢琴也上了楼。老街坊老邻居搬迁上楼了,彼此的见面机会比较少了,但那种老街坊的情谊,始终没有因拆迁而淡化,见了面还是那么的亲热。

  家里有了钢琴,谁都可以练练手弹一会儿,二女儿雪冬、外孙女曼曼有空就弹弹,有时看着娘几个边弹边唱,我也禁不住加入进来。老伴喜欢唱歌,还经常参加社区合唱队活动,逢年过节穿上统一的服装,给社区居民表演小合唱。外孙女更喜欢唱歌,在学校的演出中还担任领唱。前几年,为培养外孙小畅畅弹钢琴,二女儿家花2万多元买了钢琴,上小学二年级的小畅畅现在弹得挺好,还通过了中央音乐学院钢琴2级考试。回顾三十多年前,两个女儿小的时候,我们教她们唱歌的往事,心里还是甜滋滋的;看着昔日我给小姐俩拍的照片,感到还是那么温馨,那么兴奋。看到女儿从事教师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我不仅为她点赞,而且自己也感到特别的荣耀和自豪。大女儿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的教师。如今,她已在教师岗位工作二十五年了,我们衷心地祝愿她:颂祖国,传播歌声送欢乐;新时代,教书育人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