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倪伟)昨天(9月19日)晚上22时7分,我国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执行“一箭双星”发射任务,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37、38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这是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工程)的第7次发射,是该系统的第13颗、14颗星,也是北斗三号由最简系统转向基本系统的首发星。

  本次发射的北斗双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抓总研制,火箭由该集团一院研制。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颗卫星不仅有导航功能,还加入了国际搜救功能。双星首次装载搜救载荷,增加了国际搜救、全球短报文、等离子体及表面充电风监测仪三个增量载荷。

  这标志着中国成为国际搜救卫星组织的空间设备提供国,可为用户提供可靠、方便、免费的全球性的卫星搜救服务,兑现了“中国北斗,世界北斗”的承诺。

  什么是国际搜救组织和全球卫星搜救系统?

  全球卫星搜救系统(COSPAS-SARSAT)是全球公益性卫星遇险报警系统。该系统由国际搜救卫星组织负责管理,1979年由美国、法国、苏联、加拿大联合成立,在全世界有34个任务控制中心,为航海、航空和陆地用户提供免费的遇险报警服务。

  目前,国际搜救卫星组织成员包括40多个国家和组织,我国是成员国之一,交通运输部是对口联系单位。据国际搜救卫星组织网站消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海事处也是成员单位之一。

  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介绍,我国将在这两颗卫星发射成功后建成北斗中轨搜救系统,作为全球卫星搜救系统的组成部分,为全球海上、陆上和空中用户提供遇险报警及定位服务。

  北斗卫星加入,也将提升全球卫星搜救系统的能力。航天专家庞之浩告诉记者,有更多卫星搭载搜救载荷,提供空间服务,可以扩大全球卫星搜救系统的覆盖范围,更及时地获得求救信号,转发给有关部门,开展搜救活动,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国际搜救卫星组织网站显示,该组织使命是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遇险警报和位置数据,帮助搜救部门协助遇险人员。截至目前,国际搜救卫星组织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救助了超过3.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