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现场封存司法建议书。新京报记者 刘洋 摄


新京报讯(记者刘洋)今日(20日)上午,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简称链家)被判侵犯客户隐私,连带赔偿客户10万元经济损失并道歉。为此,今天庭后,朝阳法院现场向北京市住房和建设委员会发布司法建议书,提出目前房屋中介机构出现的四点问题,并建议完善房地产中介行业管理制度。


房产中介存在用信息不加密等问题


据朝阳法院酒仙桥法庭法官高世华介绍,该院在审理原告赵先生与被告链家、中介人员宋先生、杨先生一般人格权纠纷一案,已审查终结。赵先生为链家卖房客户,链家取得了包括赵先生身份证复印件及房屋产权证复印件在内的个人信息。杨先生在链家公司时任员工宋先生的要求下,将上述信息给了宋办理居住证。法院经审理判决链家和宋先生共同侵权,承担连带侵权责任,赔偿赵先生10万元。在审理本案和其他案件过程中,发现了房屋中介机构存在的4方面问题。


首先,法院发现,房地产中介机构普遍缺乏有效的客户个人信息安全保管规范,如未明确纸质合同的保管流程及期限,保管责任人制度等,导致中介机构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现象时有发生;其次,房地产中介机构在委托合同中对个人信息取得及使用方式释明不充分;房地产中介机构缺乏互联网平台上客户个人信息安全操作规范,如没有建立信息敏感级别评定、密钥加密处理传输、核心岗位视频监控等措施和制度;且缺乏对中介经纪人客户信息安全保管义务的教育培训及制度化监督管理。


建议住建委建立中介机构信用制度


法院认为,作为在经营活动中大量获取客户个人信息的营利性法人,在利用客户信息获取利益的同时,房地产经纪公司必然需要对客户信息承担高于一般经营实体的特殊保管义务。因此,为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此次特别向北京市住房和建设委员会发布司法建议书。


在司法建议书中,法院建议规范房地产中介服务行为,如明确个人信息使用目的,设立信息传输时加密处理机制;完善房地产中介行业管理制度,引导增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事后监督,发现问题依法依规惩处。并将房地产中介机构对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纳入房地产中介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定期向社会公布企业信用情况,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议规范房地产中介机构存储公民个人信息的网络平台管理,保证信息网络安全。


上午,在宣读完司法建议后,法院现场将建议封存至邮件中。


新京报记者 刘洋

编辑 程磊  校对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