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王俊)4月19日,清华大学率先发布学术评价新政,多项措施直指学术评价的焦点,克服学术评价中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倾向;教书育人的投入纳入教师学术评价体系;不再单纯强调数量,着重于学术水平和实际贡献,以及突出代表性成果在学术评价中的重要性;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价标准将做调整等。

 

学术评价制度近两年受到广泛关注,去年以来,多起学术不端事件让学术评价成为社会热点话题。据教育部透露,今年将推动督导公开监督和行政问责,开展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同时,严格贯彻执行教师职业行为准则,严肃查处学术不端等行为。


4月19日,清华大学完善学术评价制度工作推进会现场。来源:清华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 


昨天,清华大学率先发布《清华大学关于完善学术评价制度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学术评价新政,并制定落实该文件的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

 

亮点1

学术评价不再单纯以数量为导向

 

《意见》强调,要克服学术评价中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倾向,建立重师德师风、重真才实学、重质量贡献的评价导向。

 

清华大学在落实《意见》的工作措施中明确,要建设基于学术责任及成就的教师评价体系。清华大学科研院院长方红卫表示,过去学术评价强调数量,比如强调论文数,现在更加强调质量和水平。

 

“之前一般认为教师论文发得多,学术成果多就是好老师,这次将教书育人纳入学术评价体系,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学术责任。”方红卫表示。

 

此外,学术评价改革强调教师学术水平和实际贡献,不再是过去单位和单位之间的水平对标,而是看教师在学术体系里的情况与状态,以及教师的学术研究、成果能否在学术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并且,还要考虑科技成果能否转化,能否解决国家发展遇到的瓶颈和障碍。

 

亮点2

将发挥委员会等“内行”作用对学术进行评价

 

学术评价不再单纯强调数量,但如何做好质量的把关是此次新政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清华曾为提高学术质量和水平提出过‘千篇工程’,当时还跟国际的高等院校进行对标,学校采取一些办法,鼓励老师发表好的学术论文。但是到了今天,清华大学每年发表论文已经非常不错,我们文章产出量大幅上升,引用量也在不断增长。“方红卫表示,“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之后,我们更需要强调质量。数量很容易判断,但质量的判断难度大一点。”

 

为落实新政,清华将研究制定符合学科特点的分类评价制度。

 

方红卫表示,目前清华大学有工科、理科、文科、生命医学学科等四大学科门类, 不同学科发展情况不一,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学科内部发展也不尽相同,因此要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

 

清华大学还将完善学校、院系各委员会工作规则,发挥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长聘教授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的作用。“要评价一个老师在国际学界的地位和水平,就要评价这个老师成果产出的质量和贡献,这就需要学术共同体的专家、内行来做评价。”方红卫告诉记者。

 

此外,清华将改革校内科技奖励制度。将不同学科进行分类后,选拔专门委员会,筛选好的学术成果进行奖励。并且,要减少获奖人员自身的介入,由专门的专家来评价。

 

亮点3

完善学术诚信教育和惩戒制度提上日程

 

学术不端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议题,此次清华大学的新政强调坚守学术道德,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

 

在具体落实方面,首先,清华将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价标准进行完善。方红卫告诉记者,指导教师要有责任感,能充分参与学生培养过程。“学位论文的标准,之前是要求学生在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现在标准就是将数量和质量统一。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将着重评价学生的学术志趣、科学精神和学术能力。”

 

记者了解到,近期,清华大学发布了《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取消了博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发表学术论文的硬性要求。取而代之的要求为“博士生在学期间学术创新成果达到所在学科要求, 则可提出学位申请。 ”

 

创新性成果的考核也将下放给学院和分委员会,体现学科特性,不再做全校统一的要求。

 

此外,完善学术诚信教育和惩戒制度也提上日程。方红卫表示,诚信是学术生态和环境的底线。下一步,要进一步完善专家库、科学开展校内外专家的遴选工作,保证学术评价的公正性。

 

针对学术不端的处理,流程的规范工作正在进行。“哪些是学术不端行为,哪些是学术不严谨行为,应受到什么样的处理等,相关的流程都要进行规范,还要保障被处理人的权益。”方红卫称。

 

亮点4

学生荣誉奖励要坚持以德为先

 

在学生评价方面,清华大学将改革学生荣誉奖励体系。

 

此前,对大学生的荣誉奖励会关注学生的科研成果,此次新政更强调本科生的全面培养。“我们会将大学生荣誉奖励体系进行梳理。尤其是在‘德’的方面,学生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将是重点,坚持以德为先,调整奖学金的评奖思路,充分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

 

当然,他强调要考虑对有特长的学生群体的奖励。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前常务副院长史静寰认为,清华校园应该允许存在不那么全面、在某些方面特别执著的学生,学生培养要充分考虑学生多样性、丰富性、个体性的差异。


新京报记者 王俊 编辑 姜慧梓 校对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