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张静雅)6月21日,北京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通报称,一年内,北京共破获毒品案件900余起,抓获涉毒违法犯罪人员5000余名,缴获各类毒品近70公斤。北京市禁毒委副主任、市公安局副局长陶晶表示,5月份芬太尼类药品开始列管后,本市已进行细致排查,截至目前,未发生过芬太尼类物质及前体流失问题,也未出现芬太尼类物质滥用案件。


发布会现场。 新京报记者 张静雅 摄

 

吸毒人员逐步向演艺明星等蔓延

 

北京市禁毒委副主任、市公安局副局长陶晶通报说,一年来,北京的毒品供应出现“断粮效应”。“现在‘陆空邮’毒品查缉联动机制已比较完善,海关收缴各类毒品7.9公斤;铁路部门先后查处涉毒人员68名;市邮政局收缴毒品海洛因3.8公斤。”

 

警方加大对来自“金三角”、“银三角”等毒源地的走私毒品案件打击力度,缴获毒品31.35公斤。去年9月,北京警方破获一起特大跨国走私可卡因案,捣毁一条从南美中转北京,转运香港、东南亚的走私通道,缴获可卡因24公斤。

 

现在,第三代毒品,即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情况逐渐突出,警方也加大了打击力度。去年9月,市公安局对贩卖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犀牛G点液”群体开展集群式打击,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126名。

 

此外,北京查获了10起在室内种植毒品原植物的案件。去年,北京在册登记吸毒人员同比上升1.9%。吸毒人员逐步向企业高管、演艺明星、在校学生、自由职业者等各行业阶层蔓延。“网络涉毒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去年,公安机关共破获网络毒品犯罪案件23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78名,缴毒10.2公斤。”

 

国外放松毒品管制给国内毒情带来冲击

 

陶晶称,一些国家呼吁放松毒品管制,甚至在推动毒品大麻“合法化”,给国内毒情带来冲击。北京也已出现传统毒品、合成毒品及第三代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同时存在的局面。

 

今年5月1日起,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将芬太尼类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的公告》开始施行。陶晶说,自芬太尼类物质列管以来,北京市禁毒部门进行了细致摸排。

 

经核查,北京目前不存在芬太尼类药品生产企业,有芬太尼类药物销售资格的医药企业共有4家。在经销或使用芬太尼类药品过程中,本市企业、医院均执行严格的出入库和登记制度,截至目前,未发生过芬太尼类物质及前体流失问题,也未出现芬太尼类物质滥用案件。

 

 

毒品案出现人货分离、钱货分离特点

 

陶晶介绍,今年以来,北京警方先后创建12个“智慧禁毒”模型集,据此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40余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800余名,缴获各类毒品近9公斤。特别是创新建立吸毒驾驶员“停驾行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脱失人员“清零行动”等“智慧禁毒”监测模型。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靳学军通报,2018年,全市三级法院审理毒品犯罪的一、二审案件共1127件。据介绍,毒品犯罪案件总体呈上升趋势、大宗毒品案件时有出现。此外,被告人中再犯、累犯比例较高,且手段越发隐蔽,从原来的人货合一,发展到现在的人货分离、钱货分离。毒资支付也多使用网络支付,并且通过快递、闪送等方式送货。

 

在打击毒品犯罪的同时,禁毒部门也在开展戒毒服务,帮助戒毒人员戒断毒瘾、回归社会。在全市329个街道、乡镇建立向日葵社区,制定《北京市乡镇街道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办法》,配备了712名禁毒专职社工,提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效能。

 

市民举报涉毒线索警方现场予以奖励

 

今年1月16日,市公安局发布了《北京市公安局关于毒品违法犯罪举报奖励的通告》。截至目前,全市各级禁毒部门共接群众线索举报1200余条、同比增长31%,据此破获涉毒违法犯罪案件800余起、同比增长28%,抓获涉毒违法犯罪人员900余名、同比增长29%,缴获各类毒品近20公斤、同比增长32%。

 

发布会上,本市禁毒部门向3名举报毒品犯罪的北京市民发放奖金。根据他们提供的线索,北京警方分别于今年1月、2月、5月破获了3起涉毒案件,缴获毒品从2公斤至10公斤不等。

 

此外,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在发布会现场向北京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捐赠了100台毒品毛发检测设备。研究所工作人员李犁说:“按照一般的尿检方法,只能检测到三五天内的结果。使用这种仪器,半年内的涉毒情况都可查得出来,检测时间只需要3分钟左右。”

 

新京报记者 张静雅

编辑 康佳 校对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