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墓应该怎么建、用什么材料?你的意见也许能被采纳。

 

昨日(8月7日)闭幕的2019年中国殡葬协会公墓工作交流会,面向全社会征集“生态葬”创新设计以及“建墓环保材料”创新实例,单项最高给予5000元奖励。中国殡葬协会公墓工作委员会主任赵小虎表示,这是中国殡葬协会首次面向全社会征集生态葬设计,目的是支持节地生态安葬推广。

 

现状

每年近500万逝者未获得良好丧事服务

 

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王计生介绍,依据民政部数据,我国有殡仪馆1760个,殡仪服务职工4.7万人,火化机仅6361台,却承担了每年近482万具遗体火化和殡仪服务,任务繁重,服务供给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群众对殡葬服务的需求。“截至2017年,我国火化率为48.9%,也就是说每年还有近500万逝者没有获得良好的丧事服务。”

 

“过去殡葬行业用特殊行业的特殊性来标榜自己,导致行业发展缓慢,与其他服务行业相比相差甚远。”中国殡葬协会会长李建华表示,近几年通过公众开放日活动,殡葬行业的社会认知度得到了有效提升。


中国殡葬协会会长李建华介绍,近年来我国发布一系列殡葬政策,重点关注节地生态安葬。中国殡葬协会供图

 

举措

面向社会征集“生态葬”创新设计等

 

赵小虎介绍,本次面向社会征集公墓设计包括四个项目,分别是“生态葬”创新设计、“生态葬”创新实例、“建墓环保材料”创新实例、“生态墓园”实例。

 

其中“生态葬”创新设计、“建墓环保材料”创新实例,将面向全社会单位及个人征集;而“生态葬”创新实例、“生态公墓”实例征集,则面向全国公墓单位开展。评审结果将在2020年清明前在中国殡葬协会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

 

李建华强调,近年来我国逐步发布一系列殡葬政策,重点关注节地生态安葬,要求逐渐改变火葬、土葬形式,推行不占地、少占地、少耗资源以及使用可降解材料的方式进行安葬。改变依赖资源消耗、注重物质载体的传统方式,逐渐向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转型。

 

专家
殡葬行业可以实现差异化服务

 

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新宇认为,殡葬业制度约束日益严厉,对于节地和生态要求越来越细致规范,倒逼行业创新。生产者间的竞争从拼产品到拼服务,“墓地价位高是大众较为关注的话题,随着相关政策限制规范,业界也将从卖墓地转变为卖祭祀相关的延伸服务。”刘新宇表示,可以发展墓地文创、私人订制周边产品,甚至结合殡葬业与旅游业,将祭祀先人完善成为家族聚会的场合。

 

在刘新宇看来,殡葬行业不断创新,纪念亲人可不受限于几平米的墓地,行业消费模式也将发生变化,从享受产品到享受服务,甚至最终不在意拥有产品的所有权。“例如,业界可实现差异化服务,条件富裕的家庭不再建豪华墓地而是纪念性设施,类似‘XXX纪念园’等;普通家庭可以将生平影像制成个人纪录片,形成传记,甚至家族史流传至后代。”

 

从卖墓地到卖服务的绿色路径怎么实现?刘新宇认为,一方面需要殡葬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引导消费者转变观念。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对生态葬进行差别化补贴,通过价格杠杆调控市场。


贵阳凤凰山公墓的花坛葬,三座雕塑象征人的一生。中国殡葬协会供图

 

探访

贵阳生态公墓:“宁愿少建一块墓,不砍一棵树”

 

高耸树木向上伸展,茂密枝叶几乎可以遮住一阵阵交替而来的艳阳和雨水。这里便是贵州省贵阳市凤凰山公墓。每走几步,就可以看到路旁的树干上挂有“禁止投喂猴子”的标语。工作人员介绍,依靠山林而建的公墓常常有许多野生动物出没,“清明时候活动最为频繁,小猴子还会跑到大堂。”

 

林地下建公墓是贵州生态公墓建设的一大特色。“远看完全想象不到这里整片山都是墓地。”走在凤凰山公墓的参观者忍不住感叹。工作人员介绍,凤凰山处在贵阳环城林带,90年代便开始建设公墓,通过不断丰富林地树种,起到减少病虫害效果。如今,凤凰山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而由于合理规划,公墓至今未发生过因祭祀引发的火灾。

 

“宁愿少建一块墓,不砍一棵树”,是花溪福泽陵园格外强调的主题。记者看到,该陵园环山遍布一层层栈道,藏在树林间。工作人员介绍,花溪福泽陵园同样环山而建,与众不同的是,这里山体坡度在45度左右。为了保护山体原貌,陵园通过设计祭祀栈道、坡度墓碑等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墓地占地面积,而且在修建过程中没有砍一棵树。


凤凰山公墓,参观者用手机扫描铭牌二维码,了解逝者生平。摄影/新京报记者 马瑾倩

 

林下公墓中,有着独特设计的壁龛葬、生肖花坛葬、树葬等节地墓葬同样受到欢迎。凤凰山公墓在逝者铭牌中增加了二维码,通过手机扫描便可了解逝者生平。在陡峭坡体上,花溪福泽陵园通过垂直墓坑、倾斜碑体的设计,保证坡体稳固,同时达到节地效果。

 

贵州省殡葬协会会长漆云庆认为,并非绿化好就可以称为生态公墓,而应在保证公墓正常经营情况下,又能营造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现代生态环境。

 

新京报记者 马瑾倩

编辑 张畅 校对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