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倪伟)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将于10月14日颁发。从10月12日起,十场茅盾文学奖主题的系列晚间活动将陆续在北京举行。


10月12日晚上,两位茅盾文学奖评委在“茅奖评委、文学教授谈:文学的力量”活动上表示,茅奖评选注重现实主义,这是与诺贝尔文学奖的不同之处。该活动是“今夜,我与茅盾文学奖有个约会”系列活动的首场,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举办。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茅奖评委梁鸿鹰、杨庆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梁鸿(从左至右)参加首场活动。主办方供图


系列活动由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预计将陆续举办10场。后续还将邀请梁晓声、徐则臣等茅奖获奖作家深入企业、社区、军营等,分享阅读与文学相关话题,具体活动安排可在北京阅读季官微获悉。


谈及今年5部茅奖作品(《人世间》《牵风记》《北上》《主角》《应物兄》)的决选过程,《文艺报》总编辑、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茅奖评委梁鸿鹰说,评选是一个不断甄别、争论和筛选作品的过程,在评选的最后阶段,评委对名单上每部作品都很喜欢,但也有分歧,这5部获奖作品各自的优势都非常突出。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茅奖评委杨庆祥认为,本次5部获奖作品从艺术、主题、价值观的角度,都非常符合茅盾文学奖的要求,同时也能够呈现过去4年中国长篇小说的成就。


“茅奖有一些条件限定,同时也要符合茅盾先生对长篇小说精神的理解。茅盾先生的作品多是反映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的现实主义作品,这也是茅盾文学奖的一个特征。”杨庆祥说,“比如刚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彼得·汉德克,他‘冒犯观众’的《骂观众》,要是在中国,也不可能得茅奖。”


杨庆祥表示,诺奖和茅奖最大的区别在于茅奖是一个本土奖,诺奖是世界级的奖。对比茅奖和诺奖,为汉语写作者带来的启发是,怎样将更广阔的世界纳入到汉语写作的题材和价值观念中来,年轻的作家应该有一个庞大的“世界地图”。


新京报记者 倪伟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