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许雯)据兰州卫健委通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4人确认布鲁氏菌病隐性感染,共65人(含前述4人)呈现血清学阳性。什么是布鲁氏菌病?何为隐性感染?普通公众该如何预防?


1.什么是“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群众称之为蔫巴病、懒汉病。人类对布氏菌属中的大多数细菌都是易感的。


2.布病的传染源有哪些?


目前,已知有60多种动物可作为布鲁氏菌贮存宿主。羊、牛、猪作为传染源最为常见,其中羊是人类布病的最主要传染源。除了病羊、牛、猪外,其他患病动物也可作为人类布病的传染源,但一般只引起个别病例,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播。


3.布病是怎么传播的?


(1)经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感染。


(2)经消化道传播:主要是通过食用被布鲁氏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饮用生奶以及未熟的肉、内脏等感染。有的人喜欢喝生奶,吃生奶制品及生肉或做饭过程中生熟案板不分,均有可能引起感染。


(3)经呼吸道传播:常见于吸入被布鲁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皮毛加工企业职工、圈舍打扫以及布鲁氏菌实验室操作人员容易通过该种途径感染。


4.什么是布鲁氏菌隐性感染?


隐性感染是指由与疑似布鲁氏菌感染的家畜、畜产品有密切接触史,或生食过牛、羊乳及肉制品,或生活在布鲁氏菌病疫区;或从事布鲁氏菌培养、检测或布鲁氏菌疫苗生产、使用等流行病学史,且符合实验室确诊结果。隐性感染期间无发热(包括低热)、多汗、乏力、肌肉和关节疼痛等临床症状。


布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比较复杂,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很难以某一种症状来确定诊断。对布病的诊断,应结合病人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情况综合判断。


5.如何预防布病?


(1)养殖户要做到科学养殖、规范屠宰。养殖区与生活区要分开,牲畜圈舍要定期消毒处理,清理圈舍要湿式作业,做好个人防护,防止气溶胶传播。


(2)购买牲畜要检疫,饲养牲畜要免疫,严格控制病畜流动,避免患病和未患病的牲畜混养。严禁徒手直接接触病畜流产物和死胎,病畜流产物、胎盘等应消毒或焚烧后,挖坑深埋,病畜要及时扑杀处理。


(3)对普通民众而言,尽可能减少与牛羊等家畜接触,牛羊肉要煮熟后食用,特别是吃烤肉、涮肉时,一定要烤熟煮透,家庭加工过程中案板、刀具等做到生熟分开。布鲁氏菌在乳及乳制品、皮毛中能长时间存活,但不耐热,在高温下即可杀死,因此,生鲜奶要“煮沸”后才可以放心饮用。


来源:兰州市卫健委


新京报记者 许雯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