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邓琦)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介绍,从12月7日午后起,北京地区经历了一次PM2.5浓度攀升的过程。从模式分析来看,本次的污染过程主要是近距离区域传输贡献为主、本地源贡献为辅的推动下导致的。


12月6日起,受大范围静稳、逆温、高湿等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华北平原逐渐形成一次区域性重污染过程,部分城市短时达到严重污染。从北京大气监测实况数据来看,昨天凌晨开始,自东南向西北污染水平逐步升高,9时全市达到重污染水平。


京津冀部分地区PM2.5浓度图。图片来自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官方微博


分析显示,截至12月8日14时,本次污染过程中,本地贡献占39%,区域传输贡献占61%。


此次污染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7日午后至8日凌晨,西南通道和东南通道近距离传输贡献开始上升,本地贡献下降,北京PM2.5浓度缓慢抬升;8日凌晨至10时,近距离区域传输继续上升,加之本地源贡献增加,PM2.5浓度迅速抬升;8日10时至午后,西南通道传输贡献基本维持稳定,其中河北保定传输贡献下降,河北南部传输贡献上升,而东南通道贡献下降,北京PM2.5浓度维持高浓度状态。

 

过程期间,本地贡献39%,区域传输贡献61%。西南方向河北保定和东南方向河北廊坊对北京PM2.5贡献较大,分别贡献19%和15%。总体上,北京受到西南(24%)以及东南(24%)传输通道影响。本次过程是近距离区域传输贡献为主、本地源贡献为辅的推动下导致的。

 

新京报记者 邓琦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