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吴婷婷)疫情之下,口罩成为防控疫情、保障有序复工复产的重要物资。北京市通过研发新的口罩生产线、重新安装维护旧口罩生产线等多种方式提高口罩增量。预计3月5日,北京市企业研发的两条全新的口罩生产线将下线试产。


顺义白马路,某口罩生产企业工作人员在检查口罩质量。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立下三天一条生产线军令状

 

今天上午,在顺义一家口罩生产企业的生产线上,技术人员站在生产线两旁,眼睛紧盯着刚刚生产出来的口罩,如果有不合格的口罩,技术人员将立刻把它拿出来。

 

这只是北京多条口罩生产线中的一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北京市高度重视口罩等防疫物资的供应保障,将口罩作为全市疫情防控重要物资,组织协调北京市各相关企业在短时间内实现口罩等防疫物资产能产量的快速恢复和增长。

 

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起迅速恢复原有停产、停用口罩生产设备与产线,组织专业团队为生产做好保障服务的任务。该公司总经理王国华告诉记者,口罩生产的关键设备是口罩机和材料熔喷布,经过北京市多方协调解决了口罩材料,但口罩机设备是一个难题。“因为口罩机生产基本在南方,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复工,新设备基本买不到,所以北京立足旧设备的改造利用。这些旧设备因为没有图纸和配件,调试和运行保障难度比较大。”

 

面对这些困难,该公司根据各口罩生产线和企业实际,确定了由北京北一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北人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德液压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机电院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相关技术人员组成了8个运行保障组,1个备件保障组,1个专家技术组的专业团队,共有近1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到运行保障中。

 

此次京城机电具体负责北京市9个区28条生产线正常运行及研制口罩生产线的任务。


保障组工程师们立下了“三天一条生产线”的军令状,全力保障口罩生产线以最快、最好的状态实现运行。


顺义白马路,某口罩生产企业口罩生产线在以最佳状态运行。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从0只到每小时8万只口罩

 

到了生产线组装现场,保障组工程师们发现,现有的28条口罩生产线设备多为闲置多年的老旧设备。面对种种难题,工程师们迅速展开讨论,最后决定按照能够先动起来的原则,将两套设备中可替换的零件安装到一套设备上,先让一套设备运转起来。

 

从2月10日开始,保障组成员轮番上阵,与时间赛跑,经过几个昼夜不间断的努力,一套设备组装调试完成并交到工人手中。当日21时口罩生产线已达到了2万只的生产能力。


随后,保障组顾不上休息,立刻展开了另一条口罩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工作,力争以最快的速度实现所有设备的正常运行。

 

截至目前,在短短14天内,保障组完成了23条生产线的最终调试运行,其余生产线由于备品备件问题,正在加紧维修调试阶段,将按计划逐步投入使用。据介绍,目前,23条生产线无故障产能已达到每小时8万只口罩。


在北一机床的生产车间,工人在加工口罩生产线所需的零部件。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研制采购同步进行

 

除了组装、调试旧口罩生产线,京城机电工作专班决定研制新的口罩生产线,北一机床承担了口罩生产线研制任务。

 

为了抓紧完成这一任务,京城机电工作专班紧急联系北京市经信委协调测绘母机,连夜将设备拉到测绘现场,立即开始测绘,并同步进行整理零件清单,联系外购标准件,终于在4天时间完成所有测绘及图纸绘制。目前这两条全新的生产线正在加紧组装,预计3月5日将下线试生产。



北一机床的生产车间里码放着口罩生产线所需的零部件。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今天上午,在北一机床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为这两条全新的生产线忙碌着,地上整整齐齐码放着生产线所需的零部件。这些零件里有的是企业自己库存的零件,有的则是刚刚制作出来的。

 

王国华告诉记者,一条口罩生产线大约有700多个零部件,其中300多个零部件需要制作,其余的则是外购或者从库存中获得。

 

与旧的口罩生产线相比,这两条全新的生产线每分钟的口罩产能设计能力可达到120个,而旧的生产线每分钟产能仅在70个左右,另外,新生产线的性能也将更加稳定,成品率将达到98%以上。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协作记者 李木易

编辑 李国君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