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介绍做好疫情期间粮食供给和保障工作情况。新京报记者 吴宁 摄

  新京报讯 (记者许雯)“清明思亲怀故人,悲歌声里奠忠魂。”全国性哀悼活动于昨日举行,以深切哀悼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自疫情伊始,每日例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继续召开。发布会开始前,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首先向逝者致以哀思。

  “今天上午,举国同悲,驻足默哀,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致以最深切的哀悼。愿英雄走好,逝者安息;浩气长存,家国永念。愿生者奋进,守望相助,举国同心,人民安康。”米锋说。

  另据发布会通报,4月3日,全国本土现有确诊病例降至900例以下,现无本土疑似病例,湖北除武汉外连续30天无本土新增确诊病例。米锋表示,全球疫情呈暴发增长态势,我国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当前低风险地区正在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要继续严格控制人员聚集,加强重点人群防护。

  焦点1

  我国粮食产量丰、库存足 老百姓没必要抢购囤积

  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部分国家开始限制或者禁止粮食出口,致国际粮价上涨。很多人担忧粮食不够吃。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表示,我国粮食产量丰、库存足,即使在前一阶段国内疫情较严重时,市场上的粮食以及各类副食品都货足价稳,老百姓家里米面无忧,现在没必要去抢购囤积。

  魏百刚给出了四组数据:从粮食产量看,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已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去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小麦多年供求平衡有余,稻谷供大于求,口粮绝对安全有保障。人均粮食占有量方面,近年来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超过470公斤,远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

  同时,从粮食库存量看,我国粮食库存充足,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安全水平,特别是两大口粮小麦和稻谷库存约相当于全国人民一年的消费量。

  此外,从谷物进口量看,我国谷物年度进口数量不大,去年净进口1468万吨,不到300亿斤,仅占我国谷物消费量的2%左右。

  “粮食多年丰收,库存较为充裕;夏粮丰收有望,春播进展顺利;口粮完全自给,国际影响有限;米面随买随有,不必囤积抢购。”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亦用四句话对此问题作出回应。

  焦点2

  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粮价的影响十分有限

  魏百刚坦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期国际粮食价格确实有所上涨,对此应该冷静理性看待。

  他表示,当前世界粮食供给充足,从全球供应总量来看,不存在短缺问题。近期国际粮价上涨更多是疫情造成恐慌性消费的影响。此外,我国谷物净进口量占我国谷物总消费量的2%左右,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粮价的影响十分有限。

  “最重要的是我国小麦、稻谷库存充足,一旦粮食市场出现波动,我国有充分的调控手段进行平抑,完全有能力应对外部影响。”魏百刚说。

  焦点3

  目前我国大豆正常进口并没有受到影响

  随着疫情全球蔓延,我国自巴西、阿根廷等国的大豆进口会不会受到影响,豆油价格会随之“水涨船高”吗?魏百刚回应说,大豆是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去年我国进口大豆8851万吨,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的85%左右,其中巴西、美国、阿根廷进口比例分别为65%、19%、10%。今年1-2月,大豆进口1351万吨,同比增长14.2%。

  魏百刚介绍,3月巴西大豆向中国的出口量有所增加,目前我国大豆正常进口并没有受到影响,“巴西大豆现在在收获季节,今年产量是增加的,可能达到1.21亿吨左右,出口量也会增加,巴西从农场主到政府都在采取积极措施,努力保持出口顺畅。”

  谈及美国大豆,魏百刚说,4月下旬美国大豆进入播种期,预计大豆意向种植面积增加,落实年初中美已达成的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自美国进口大豆今年可能有所增加。

  ■ 回应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

  稻谷小麦库存能满足超1年市场消费需求

  近期,联合国粮农组织称受疫情影响,今年4、5月份可能会出现粮食危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对此表示,近年来,我国粮食库存总量持续高位运行,目前稻谷、小麦的库存能满足1年以上市场消费需求。不少城市的面粉、大米等成品粮市场供应能力都在30天以上。

  秦玉云说,疫情发生以来,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加强市场粮源调度,有序组织拍卖政策性粮源,保障市场需求。目前为止,没动用过中央储备粮,除了个别市县,绝大部分地区也没动用过地方储备粮。